2012债券投资年 三固定收益大佬“公奔私”
11月以来,大盘再度低迷,月跌幅5.46%;与此同时,公募基金的人事变动汹涌,其中华夏、嘉实、华富三家基金公司的固定收益总监不约而同选择跳槽。 面对今年首次出现的股债“双杀”,三位“固定收益大佬”离职意味着什么?“固定收益大佬”离公奔私,会面临什么尴尬处境?同时又为私募基金业带来什么积极影响?2012年的债券市场将如何演绎? 原华夏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杨爱斌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采访时亮出独家观点,认为: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数据和企业微观盈利都处于下行趋势,投资较好的选择是债券投资。 三“大佬”离职原因大不同 11月初,华夏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杨爱斌离开了华夏基金,这是自2010年初 孙建冬 、2011年郭树强离职之外,华夏基金又一员大将离开。杨爱斌成为近一个月内,继原华富基金固定收益总监曾刚、嘉实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刘熹之后,第三位离职的基金公司固定收益负责人。这暗示着固定收益投资领域也进入了一个人才流动性较强的时期。 其中,杨爱斌是华夏固定收益投资部门的灵魂人物,其主要的贡献是对公募、社保、年金等领域债券品种大投资方向的把握上能力突出。有分析称,杨爱斌离职后,对华夏固定收益投资部门可能带来较大影响。杨爱斌对华夏固定收益投资部门影响较大的一次,是促成2005年5月华夏对债券基金发展的决定“不和别人去比收益排名,要做低波动性、低风险的产品。” “公奔私”聚焦是否阳光化 三“大佬”集体离职,却选择不同的去处。 原华夏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杨爱斌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3-5年,中国债券市场空间会好一点,权益类的股票市场我觉得没特别大的机会,趁目前市场环境不错,债券市场又是大发展时期,想开拓自己的事业。”据他介绍,其创立的北京鹏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刚成立,目前处于筹备产品发行阶段。 此外,刘熹则对记者表示,“未来会继续做债券投资工作,不过还没决定最终去处。自己会先休息一段时间,想想债券投资更深层次的问题。”而曾刚则选择继续待在公募基金业。 2012是债券投资年 在过去的6年里,债券型基金始终保持收益为正的良好记录,但今年前三季度,债市、股市双双回落,债基普遍出现负收益。 面对股债“双杀”,杨爱斌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尤其是2009年、2010年国家注入太大的流动性,投资驱动的经济,对资金的需求非常大,比如地产等,效益很差,不立即产生现金流。于是,通胀推上去了,地方政府及房地产债务水平也推上去了,在这种风险背景下,政府必须收紧流动性,但实体经济还处于比较高的增长,物价较高,这使得留给虚拟经济的资本市场的钱越来越少。所以,即便是好股票也在跌,市盈率水平一路走低。债券方面,转债方面,借款成本高,转债利率这样低,便出现发债频繁,供给扩容遇到股市下跌时,转债必跌;信用债方面,银根紧缩,企业借不到钱,利率再高企业也得发债,一级市场发行利率这样高,二级市场必然下跌,这个过程还要叠加信用风险等。也就说,前期,债券基金“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特征没有了。 对于明年的投资,杨爱斌对《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表示:“明年外部环境差成为必然;国内,地方政府明年是还债高峰,其债务扩张能力也没了,处于结构调整期的中国经济会面临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而债券市场会表现不错。”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