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惯性思维 新时代谋求新突破
历经风雨十余年,基金业已经发展壮大为中国资本市场举足轻重的力量,但发展瓶颈似乎也不可避免地随之而来。近年来,资产管理规模数度徘徊,投资业绩随A股沉浮不定,让基金业内人士不得不停下来反思:已是市场重要机构投资者的中国基金业,如何才能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在28日金牛基金论坛上,多位金牛奖得主指出,只有摒弃基金业传统发展思路中的“糟粕”,不断深化基金业改革,才能推动行业未来发展实现新突破。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洪磊更强调指出,基金行业要想走出困境需要摆脱过去的惯性思维,通过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等手段真正树立行业的竞争优势,赢得社会公众对基金行业的信心。 由“粗放”变“精耕” 多年来,基金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的攀比之风,令基金业被深深烙上了“规模至上”的印记。但越来越多的基金业内人士意识到,过度追逐资产管理规模的做法,有可能令行业发展陷入死胡同。 交银施罗德基金(微博)公司副总经理谢卫指出,过去十余年来,基金业讲究规模为先的发展路径已逐渐演变成一种粗放式的发展,行业氛围较为浮躁。基金业必须回到自己“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认认真真地对待客户的每一分钱。目前,基金业首要破除的就是“规模至上”的旧思想。“如果不能把‘持有人利益至上’提升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当成最主要的任务来执行,基金业在未来资产管理行业中的地位就得不到提升,投资者对基金业的信任感也会逐渐消失。”谢卫强调说。 东方基金公司总经理单宇则认为,基金公司获得投资者的信任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不应一蹴而就。在发展初期,基金公司应以不急功近利为前提,静下心来夯实基础比追求利润更现实,这需要股东层面和董事会在思想上保持统一。这也是中小基金公司实现真正发展的策略。 以改革破“瓶颈” 在论坛上,多家基金公司高管还针对基金业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他们看来,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真正拓宽基金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谢卫指出,从目前看来,金融改革有三个方向是清晰的:第一,综合化经营是未来中国金融业发展不可逆转的方向,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都在朝综合化经营的方向努力;第二,随着国有银行改革的深入,利率市场化有望在“十二五”中推出;第三个方向是资产证券化,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不具有持续性,一定会把部分数量的优质资产通过证券化的方式释放出来,基金业在此过程中将大有作为。 单宇表示,中小基金公司发展瓶颈主要是经营思想、投研能力、销售拓展和财务四个方面。中小基金公司不仅需要在思想上实现统一,而且要把提高投研实力作为核心工作来抓,并不断改善和提升基金公司的服务。“从长期来看,我们坚信投资者的理财需求会持续不断地增长,同时代表着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的国内基金行业会长久地散发光彩,中小基金公司也会在此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收益。”单宇说。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