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辩投资成败:人的问题还是制度的问题?
2011年01月10日 03:17
[打印本稿]
VC投资是成功还是失败,根本上取决于什么?近两年爆发频率上升的创业型和成长企业的众多问题,根子又处在哪里?一家企业公开上市之后依然出现较多公司治理的丑闻,又是由于人的因素,还是制度的问题?
在8月27日的“2009中国最具成长性新锐企业奖评选暨投融资峰会”上,这个问题引起了参会嘉宾的讨论。 在过去的一轮牛熊市的洗涤之下,伴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的爆发,一些失败的案例层出不穷。ITAT、亚洲传媒、炎黄传媒……曾经的媒体宠儿、曾经的新锐企业一下子从炫目的光环中落回了人间。 而今,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的稍稍回转,PE投资又开始有回暖局面,在这样的一个“咋暖还寒”时间点上,对问题的理性反思和和寻找新的机会一样重要。 人和制度都重要 “现代公司治理固然很重要,但是我个人的经验是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通商律师事务所马宙说。在马律师遇到的大大小小的企业中,有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税务、许可、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等。“关键是企业要主动面对这些问题,而不是去隐瞒,不要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来延续这些问题。” 对渣打银行中小企业理财部董事总经理林添富来说,人是最大的重点。渣打银行面向初级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无担保小额贷款。“传统的贷款审批过分依赖抵押物,而忽视了对企业综合能力的判断。”在渣打银行的贷款审批5C原则中,character,道德品质,被排在了第一位。“人品,对我来讲这是一个最大的因素。” 然而制度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些企业基本上管理层和董事局是同一个班子来的,这样的话从企业管制的角度来看就不够独立。如果有审计委员会、申请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你请的一些独立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也有知名度的话,对公司的整个管制都会很有帮助。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何嘉远认为。 联想投资董事总经理刘二海把问题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CEO创始人。如果他有抱负把事情真的做大,大家一块帮忙,是会形成好的治理结构。 其次是看班子,看团队的核心管理层。“我们经常会看一件事情,决定是怎么做出来的。”有的公司是众星捧月型的,有的是1+0,基本上是老大在说话,其他人不说话了。不同的公司会有不同的安排,而这种安排就形成班子的决策机制。 第三方面是董事会。投资人之间要协同立场,对管理层也是监督和督促。 好企业的标准 然而犯错并不是一个静态的问题。公司在1个亿的时候企业或许不会铤而走险,当想做到五个亿的时候可能就会去冒险。甚至在很多时候,成功反倒成为一种试炼。对投资者来说,投资后的判断或许更为重要。 “很重要的是跟CEO沟通,你们做尽职调查,我们讲究考察人的各个层面。我们投资了将近80家公司,CEO把我们骗了的情况,一例都没有。”刘二海说,“在我们的投资过程中,非常重视对CEO的考察和培养,如果这件事都出了问题,这个项目不可能成功。” “我们也换过CEO,往往是基本能力或者是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果品德都出现了大的问题,基本上这个项目是灾难。” 安永对客户的考察和培训也很严格。“通常我们会给管理层做公司管制、会计审计的一些培训,让管理层知道一个企业要做强做大,不是从一些邪门歪道的事情来达到的,是需要从正道里面达到。”何嘉远说。 但他没有联想投资的好运。在20年的从业经历中,何嘉远遇到过两三次这样的问题。“企业是做得不错的,但是有一些环节出了问题,这也是很可惜的。” 在今天中国的商业环境下,不出问题或许是很难的。“如果要企业时时处处都完全按法律做事,这个企业一定会死掉。”通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宙说。 有一些问题是没有办法弥补的。比如商业贿赂。“如果是这样的事情,潜在风险很大的企业我们估计不会投。” 但也有些问题是可以弥补的,比如社保没有缴齐,比如所得税没有上完。“看你企业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想做得长远,这些事就要补齐。”刘二海说。 刘二海的回答又回到了一个最原初的问题。 在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中,人生、事业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后两个因素都是用0分至100分表示。思维方式的范围可以从100分至负100分。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生、事业的结果就会产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至少,在经历了一轮洗礼之后,“创业者、企业家、风险投资和私募投资的心态都变得更为理性了”。 相关阅读:
|
|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