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资并购重组国企障碍存在诸多 垄断破除是关键-1
鼓舞民资参与重组并购国有企业并非是一个新话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端,国度就鼓舞民资对国有中小型企业停止并购,以处理艰难国企的生存与开展问题。但从实践状况来看,民资参与重组并购国企还存在诸多理想搅扰。 民资参与的五大方式 民营企业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寻求新的开展机遇。一些民营企业经过参与国企改组改造取得开展壮大。从理论中看,第一、二、三产业的国企改组改造都有私人资本参与,且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的竞争性范畴,并已开端进入根底设备、公用事业等行业和范畴。 据全国工商联的调查,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组改造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租赁。这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组改造的主要方式之一。民营企业租赁国企闲置的厂房、设备,盘活国有资产,发挥消费效益,这在民营经济实力相对不强的地域,是一种比拟理想和有效的方式。 2.拜托运营。这种方式指国有企业经过契约将资产交由具有较强运营才能且能承当风险的民营企业有偿运营,一切权与运营权别离。对国有企业来说,转换了机 制,进步了经济效益,完成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民营企业来说,这种方式投资少、风险小,应用国有企业的平台完成了企业扩张。 3.投资参股。这是民营企业开端进入一些垄断性行业、实行投资多元化战略采取的一种方式。已有一批民营企业投资入股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业。 4.兼并收买。这种方式多为资金比拟雄厚、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所采用。民营企业经过产权结合,取得更多更大的对消费要素的支配权,发挥本人在市场、管 理、运营理念等方面的优势,灵敏高效的机制与国企嫁接,使其人才、场地、厂房、设备、技术等资源得到充沛应用,重组后的企业得到良好开展,国企职工得到妥 善安顿,民营企业也完成了低本钱扩张。 5.借助资本市场。上世纪90年代呈现的新型的“投资型私营企业”,从早期的不动产投资与买卖,到后来经过资本市场上的投资控股与参股,参与国企重组和产业重组。 弹簧门与玻璃门 当前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组改造存在的艰难和问题,主要是在重组并购方面。有媒体经过调查发现,股改之后构成的并购重组热潮中,民营资本积极参与,收买主 体呈现多元化。但一些重组并购的行政干预、中央维护颜色较浓,对民营资本有意无意地构成了挤压,招致民营资本胜利施行严重资产并购重组的数量较少,民企参 与重组的意愿不高。 成见仍然存在。有人以为国有企业卖给民营企业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固然目前有这种想法的人越来越少,但这是一顶很大 的帽子,一旦被扣上,不论是转让方还是受让方都会意存畏惧,从而对支持民营企业与国企协作心存疑虑。一些国有企业的职工依然改动不了国度职工的观念,阻挠 国有企业改制。在社会言论上也需求进一步消弭一些心理不均衡的影响。2009年7月发作的建龙重组通钢的悲剧事情让我们看到,民企控股国企面临着言论与民 生的双重压力。 进入范畴的障碍。有很多范畴目前依然没有向民营企业开放,民营企业要想在这些范畴参与国有企业改组就面临着很大的障 碍。即便一些范畴开放了,但依然会遇到两扇门:“玻璃门”,看着能够进去,真想进去的时分,头上会撞出个大包;“弹簧门”,刚刚把脚挤进去之后,稍稍不小 心就被弹出来了。民营资本之所以并购重组热情不高,重要缘由之一就是许多范畴对民营资本存在无形的“玻璃门”和“弹簧门”,难以介入。比方2009年的借 壳重组高潮中,民营企业中借壳数量最多的是房地产企业。为了抢搭上市这班快车,在“壳本钱”不时攀升至数亿元之后,仍有房企不惜砸出重金。房地产畸形的 “借壳热”,恰恰阐明了民营企业在并购重组方面的渠道与手腕的缺失。有数据显现,目前民间资本在传统的垄断行业和范畴所占比重总体缺乏20%,在铁路、石 油等行政垄断行业特别明显。即使在垄断范畴中占得一席之地的民间资本,仍存在开展空间受制于人、生存情况令人堪忧的现象。 买卖本钱过 高。民营企业要收买国有企业就要与多方利益主体停止谐和,这一方面增加了时间本钱,同时也增加了购置的本钱。而且民营企业收买国有企业常常还要多种附加条 件,如承当历史包袱、人员安顿等,这又直接增加了买卖本钱。有些中央政府存在甩包袱心态,有的只把亏损严重或破产的国企拿出来重组,有的把艰难的国企变相 强加给民营企业,以至有的制造隐性债务圈套、破产圈套或“优惠政策”圈套,使民营企业堕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遭遇资金瓶颈。在国际市场 上,对企业的并购绝大局部都是经过金融市场完成的,没有金融市场这个平台的支持就不会有大范围并购的呈现。外资进入中国施行并购战略时,都有银行作为后 盾。但是在中国,银行并购贷款成国企“专利”, 民企无法只能另辟蹊径。调研结果显现,多家银行在拟定并购贷款执行细则时,均明白提出“优先支持国有大型企业和其他大型企业的并购”,这成为银行操作并购 贷款业务的重要指引。 自2008年年末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指引》后的短短一年间,银行并购贷款业务正以本人共同的方式 生长——向国企并购倾斜,而将大多数民企挡在门外。无法之下,企业运营性贷款、固定资产贷款,以及经过银行辅佐发行信托产品,正成为民企获取并购资金的三 条途径。参与国有企业并购重组的民营企业,大局部是靠自筹资金运作,在支付了各种费用之后,投入消费的后续资金呈现短缺,此时向银行贷款愈加艰难。 |
相关阅读:ICE联手纳斯达克 欲并购纽交所113亿美元敌意 光明食品并购海外四度铩羽 调整战术 房地产巅峰并购 2011年破百起大关 保障房民资介入瓶颈待破 建银精瑞设公租房基金 争国企巨无霸国际投行 出海传统民企:《红筹博弈》连载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当前页:1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