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不倒——金融初创公司的成长生态环境
上世纪末的数字革命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也让很多人切身体会到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表达的亘古不变的哲理。90年代的唱片公司成日忙着抓街头盗版商,却忘了把他们的商业模式升级到数字时代;传统纸媒发现他们的印刷品上市后便直接进了垃圾桶,而另一头的互联网电子传媒却是一片热火朝天;录像带出租店每年完成的交易用一只手便可以数得过来,而在线流媒体的流量却不断攀高。对于那些足够称得上是“老古董”的公司来说,如果一味地抓住过去成功的商业模式不放,以为他们过去的经验足以支持他们拥抱一个崭新的科技时代,那么他们只能被后起之浪狠狠地拍在沙滩上。 科技已经、正在并还将继续不断地通过革新传统行业来改变人们的生活,而最近一个被卷入变革漩涡的传统行业,是金融行业。变革是显而易见的,在过去被形容为“古老而严谨”的金融业,如今已随处可见数字化的交易平台和便捷安全的移动设备服务端。而当你随手用手机买一杯星巴克咖啡时,旁人甚至不会表达一丝惊奇,这一切看起来是如此的稀松平常,从这方面来说,科技对于金融业的影响,又是潜移默化的。如果今天你听到有人说他出门旅行还要在内衣缝个口袋装点现金以供不时之需,你一定会怀疑这家伙是从清朝穿越来的,因为只需在手机上轻触几下,便可以满足应急情况下的需求。 传统的金融机构被称作“古老而严谨”是有原因的:他们像恐龙一样行动缓慢,看似每一步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最佳决策,同时又大而不倒;他们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深入这个社会的脊髓,而唱片业、纸媒或者录像出租则不是这样,人们没了了这些行业的产品一样能活,顶多换点新的消遣方式。如今传统如金融业也被科技所深入改造:以比特币为例,它虽然目前还不能够取代美元欧元或者其他的法定货币,而且金融市场有着所有行业中最为严谨复杂的监管机制,但是就像流媒体和云存储正逐步替代CD和DVD这些传统储存媒介一样,比特币终有一天会成为一种固定的流通手段。金融业的科技创业公司(Fintech Startups)将会像鲇鱼一样,把金融市场这塘刚清净没多久的池水再次搅浑,管你是镇守池底的千年老王八还是东海龙王的七舅姥姥。 在一些目前还保持垄断的行业,一个拥有创新产品的5人团队基本上不可能折腾出什么大风浪。在电信业、汽车制造业以及能源行业,即使一家创业团队得到了5百万的A轮融资,但要是没有行业大佬的参与,他们也只能打打酱油——不是说不可能成就一番伟业,而是建议着眼于这些行业的创业公司应该在跟行业巨擘交手前多筹点钱以备着过冬用。但是在金融业,包括个人理财和支付等方面,5人的开发团队加上一小笔早期投资足以让他们对坐拥数千家分行、数万亿资产的传统机构发起挑战。 这不正是大家喜闻乐见的逆袭励志故事么? 当你端详着行业中那些有着“创新至死”精神的初创公司时,你会发现他们骨子里都透着创造力,而也这是这样的气场才使得他们能够以一己之力撼动整个行业,甚至改变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Dwolla虽只是移动支付领域的一支新军,但是他们正试着用一种新的方式取代Visa和万事达的信用卡业务;Simple、Moven、Akimbo这些新人们正在给金融市场上超过6000家传统金融机构展示活期储蓄业务的未来前景;而Betterment和Wealthfront正在塑造崭新的在线投资平台,并鼓励更多有着优良信贷记录的消费者加入在线投资领域;不用提市场上还有更多大大小小的公司,正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试图改造金融业的方方面面。 这些金融业中的小角色目前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化的系统。但是那些传统的大公司们也意识到互联网对行业带来的影响并作出适当的调整,为什么初创公司还是能够趁机而入呢?创业者的聪明和创新意识是一方面因素,而初创公司的企业文化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一无所有”的心态或许才是触发金融行业变革的真正动力。 然而,在假设今日的挑战者成为明天的赢家之前,有件事儿得挑明:金融行业中初创公司与行业巨子间的关系与其他行业是大相径庭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创业公司所开展的创新服务是由行业巨头们提供的,换句说,就是“我给你的才是你的,我不给的你就不能抢”——某种程度上,挑战者和守擂者有着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之前提到的Dwolla,说起来也就只是一家美国爱荷华州的小信贷服务公司,他们并没有真的在资本市场中掌握话语权;Simple、Moven和Akimbo们也并没有真正发行他们自己的信用卡——这是只有美国联邦授权的金融机构才能做的事;即使是羽翼渐丰的新型金融服务公司,例如Square、ISIS或者Google Wallet,也得和传统金融机构及金融信息提供商合作。不论产品是什么,初创公司们需要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来支持他们的创新产品。 对于行业中的那些恪守传统信条的守擂者来说,创新是冒险的一种形式,而这也就意味着风险,他们不愿意像初创公司那样冒险。马克扎克伯格们可以大喊一句“让我们上吧”就不顾一切地投入天马行空的计划中去,而金融精英们却不行,因为他们的任何一次的错误都可能要政府在替他们还债的支票簿上多加一个零。别忘了,世界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在08年金融危机时的崩溃就发生在一瞬间;当脆弱的市场对金融巨头们的信心不在时,便是大厦终倾之日。而小公司们却可以利用不同的杠杆和方式来承担数倍于其自身的风险,并创造出前无古人的颠覆性产品。所以大小公司们达成默契,相互协作:在金融业中不存在Napster或者Pirate Bay这样的破坏者,而且即便是有,市场也不太可能让这样的破坏者长期影响生态平衡。 或许那些老派的银行家们不太喜欢金融业的初创公司。比如说,他们觉得像Akimbo这样的公司根本就不属于金融业,而且这个世界根本就不需要预付卡服务(Akimbo的主要业务);业界也有一种看法,认为如果预付卡业务具有潜力,传统银行终将吃掉整个市场,而那时以此为生的初创公司就将无路可投;而一些已投资Akimbo的风投公司也对此趋势表示担忧。 不过在这个市场上,还是有留给金融初创公司的机会的,而这些不断变幻的机会常常是转瞬即逝。如果风投市场真如业界所说的那样太过拥挤了,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金融机构排队等着开设他们自己的风投部门?如果并购市场真的没有机会了,为什么投行们还在日复一日地从并购交易中抽取大量佣金?如果这样的反问还不能让你信服的话,这还有一组分析数据:在美国总共有超过14000家独立银行和信贷机构,而他们时刻准备着通过收购或者合伙的方式参与到金融行业的创新中,只要市场能够证明这种创新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达到看似不可能的目标。 只要市场对于金融创新的渴望不灭,那么其对于金融初创公司的需求也就不会枯竭。消费者们正逐渐适应没有纸币的生活,而商家也体会到了电子化对于提升营收带来的巨大影响。虽然人们常常说传统的金融机构是“大而不倒”,但是资本家们还是会担心自己会步贝尔斯登的后尘,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需要金融初创公司来替他们冒险的原因。金融初创公司与生俱来的冒险与创新精神使其往往能够在逆势中成长,小而不倒,并成为推动未来的金融行业发展的主要源泉。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