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说到底为什么没能在中国发展起来?
早期的国际金融学说是西欧封建主义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内,为适应国际经济往来的日益发展而形成的资产阶级国际金融学说。”中国是文明古国,为什么国际金融学说没有系统地在中国首先发展起来呢?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和频繁的国际经济交往是国际金融发展的前提。 中国在历史上出现过多国并存的局面。如春秋战国、三国鼎立等时期。但在中国历史上,当若干国家同时存在时,历史的主调是群雄争霸。与各国之间惊心动魄的战争相比,历史对各国之间经济往来和国际金融活动的记录就逊色多了。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出现了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伟大思想家,出现了以孙子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军事家、兵法家。后来三国的历史也以战争为主线,涌现出以曹操、孔明、周瑜为代表的一大批战略家、军事家。在春秋战国和三国这两个时期,中国的思想家们虽然对国际金融thldl.org.cn和经济、贸易有过许多有见地的论述,但从整体上来说,没有形成有系统的国际金融学说理论。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后,中国历史上统一的时候居多。中国人只要一分裂就是战乱。明朝后期和清朝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另外,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治国思想是“重农抑商”,而与“夷人”经商更是令全社会不齿。这样一来,国际金融首先在欧洲发展起来就非常自然了。 早期国际金融学主要讨论货币兑换、融资、利息的问题。14世纪法国学者尼科尔·奥雷斯姆(1320~1382年)在《论货币的最初发明》一文中严厉批评了当时封建君主为了谋取利益,不断改铸货币,使货币成色恶化的现象。他认为一国之君如果允许本国货币成色下降,就会丧失人们对他的信任。这是一种比放高利贷还恶劣的行为,因为高利贷是经过借贷双方同意的,而改铸货币是老百姓欺骗。奥雷斯姆已经认识到降低货币质量对国际金融和贸易活动的干扰。哪个国家的君主降低自己国家的货币质量,商人们就不愿把优质商品和货币运到那里。 要融资就要有借贷关系,有利息发生。如何看待利息,即使在西欧也有一番争论。根据基督教的教义,放贷取息是被禁止的。中世纪西欧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在《神学大全》中写到:“贷出金钱以收取高利,本身就是不公正的。支付高利的商人并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被迫的。”后来法国法学家卡罗律斯·莫利诺斯(1500~1566)在《论契约与高利贷》一文中指出:不能一概认为放贷收息与《圣经》相抵触。借款人有力量还本付息,并能保留一部分收益。借贷双方出于自愿,都得到了好处。因此,放款收息是公平交易,不是欺诈行为。 大卫·休漠(1711~1776)是英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休漠是把货币数量论应用到国际收支分析的先驱者。他提出的“价格一现金流动机制”至今仍对国际收支分析有指导意义。他认为,一国对外贸易的货币收支之盈余或不足将自动调节,使各国的贵金属量与商品总量之比均衡分配。他以英国为例说明这一自动调节机制。假设英国的货币(贵金属)一夜之间消失一半,那么一切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将会相应下降。在这种价格下,还有哪个国家能在国际上与英国竞争?于是英国会有贸易顺差,各国的货币会流向英国。不久,英国就会弥补它所损失的货币量并赶上邻国的水平。这时,英国就不再有廉价商品和廉价劳动力的竞争优势,于是它的贸易会趋于平衡,各国的货币也就不再流入英国了。反之,如果英国的货币(贵金属)一夜之间增加1倍,则其劳务与商品的价格会相应提高。这样哪个国家能买得起英国的货物呢?英国会有大量的贸易赤字,会有大量本国货币外流,直到英国货币量下降到与邻国的均衡水平相近时为止。休漠关于国际金融收支的分析建立了外汇理论与一般经济理论的联系,揭示了价格、汇率与国际收支的联动机制。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