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吗”团队的成长之路
2014年08月17日 02:12
网站管理员07
[打印本稿]
友乐活团队先后推出过6款产品,但现在,他们却将先前的产品统统抛弃,专注于把“大姨吗”这一款产品、一个社区做好。在从工具转型做社区的路上,友乐活团队走过哪些弯路?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什么样的工具型应用具有发展成社区的潜质呢?
无心插柳
从工具到社区再到平台,现在的很多团队先期就想到了这一步。但友乐活创始人柴可说,大姨吗从工具转型做社区,最初的目的非常单纯,他们想听到用户声音,通过新浪微博或者下载渠道获得的用户声音有限,面对面交流的成本又过高,于是他们就在今年3月份试探性地在用户反馈区加入了一个简易版的互动板块,结果仅仅是在1个月后,他们便惊奇地发现,就工具那部分功能而言,他们的用户活跃度翻了一倍,而社区功能活跃度也空前,大姨吗整款应用的活跃度翻了3倍。
这个初步的互动版块除了奠定了大姨吗社区的后期基础外,也让友乐活团队学到了很重要的一课:倾听用户声音要远比闭门造车式的数据分析重要。柴可告诉我,大姨吗在三月份时已经迭代了17个版本,不过这里面的问题是,他们一开始过度注重了产品的功能性,却忽略了品牌质感(即产品跟市面上其他产品存在同质化),所以用户往往是下了大姨吗之后就可能换用其他应用,用户流失大。但几乎就是在加入这个社区版块的同时,大姨吗逐渐摸到了门道。
于是在今年4月底,他们又在论坛中开放了包括女性健康、美容、星座等等多个话题方向,并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判断,确定了大姨吗“强话题、弱关系”的社区属性——因为早期的用户活跃度还不算特别大,团队曾想过从微博等公众平台导入部分流量。但同样是基于倾听用户声音的目的,他们做了一项问卷调查,结果在调查的3万用户中,有2万9千的用户希望身份保密。于是,跟很多社区不同,大姨吗选择了让用户只用昵称和密码匿名登录,让她们在论坛里可以就经期、怀孕的秘密畅所欲言。
经过半年多的运营之后,大姨妈的日活用户超过了10%,月活用户超过了50%。而且,柴可告诉我,跟早期用户流失大的情况形成对比的是,今天的大姨吗的用户完成了从“用户”到“粉丝”的质变,流失率要低很多。
可以说,从工具到社区,大姨吗已经完成了破冰之路。
滑铁卢
但在大姨吗之前,友乐活团队实际还做过“按哪儿”、“吃啥”、“健康我知道”等好几款应用,但这几款应用先后都遭遇了滑铁卢。回过头来看,柴可分析说,实际并非每一款工具型应用都有发展成社区的潜力。他在10年就推出过一个友乐活社区,那时主要围绕减肥、健康等话题展开;11年又推出了另外一款应用“按哪儿”。它可以给用户提供按摩方法,还设置了闹钟提醒,如果用户的问题无法解决,他们还可以通过按哪儿联系加V认证的专家。假如你翻看11年8月TechWeb对友乐活团队的采访,你会发现,那时候的柴可还对“按哪儿”这款产品寄予了厚望。
不过,尽管“按哪儿”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加入了交互和互动,而且交互性很强,但用户活跃度一直上不去。柴可最初的判断是运营不给力,于是又相继引入了达人制度和各类积分、奖励,但这条路终归没有走通——在按哪儿的16万用户中,日活用户只有100多。
柴可最终发现,症结在于“产品”本身。就“按哪儿”而言,
1.按摩这类行为本身不具备话题性。
2.互动的双边关系都没有打通。他们的应用定位的是年轻人,但年轻人对按摩不感冒,互动需求不强;问诊专家多为中老年人,微博互动的积极性也不高。
从工具到社区,选好工具,想好做社区的哪一块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工具具有发展成社区的潜质呢?通过上面的试错,柴可总结说,这跟工具本身的属性具有很强的关联:即
1.工具本身具不具备强话题性,针对的人群是否有强沟通需求,比如女孩八卦、男生约炮什么的。
2.该类话题是否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即信息的分享是否存在其意义和价值。
另外,柴可还提到了一点,即要明确社区和社交的区别。在柴可看来,社区的内涵要比社交的内涵更广泛,社区既可以是专注于做工具和产品,也可以是做社交和分享。对创业团队来说,这些方向当然都可以做,但却不一定要做,关键是要把握好时间节点和节奏。在这里,柴可举了某天气应用的例子。在他看来,用户在应用内分享天气的动机不强,因为这类信息不像女性健康类信息那么隐秘,而用户实际可以在微博等受众更多的渠道去分享这些信息。不过,在柴可眼里,用户在公共渠道分享这些信息,实际并非是一件坏事,就看其背后团队怎么操作了。
做女性社区:冷冰冰的内容远远不够,从产品到运维,请让用户感觉到“体温”
女性市场
我跟柴可说,在日本,有一款LunaLuna已经成为日本家庭女性健康的指导应用,算是做得比较成功了,女性健康的市场似乎也不小。柴可回应说,这里面的市场确实很大。但为了避免竞争,实际他并不愿意承认这点。
柴可告诉我,日本的定制软件之所以比美国火,是因为日本人比美国人不健康,而中国人实际比日本人更不健康。经期实际是女孩健康的一个重要风向标,根据柴可的数据,目前,在大姨吗的用户中,20岁到29岁的年轻女性占到了绝大多数。这类用户多在都市生活,而绝大多数这样的女性都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经期不稳定、痛经等等,可以说,大姨吗面对的市场实际并不小。
如何做一款面向女性的产品和社区
那么,面对女性市场,创业团队要怎么发力做产品呢?柴可告诉我,虽然大姨吗在决定做社区的时候没有给自己规定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也没有通过一些特定的数据、或基于某个逻辑决定做社区,但回过头去看,柴可认为,大姨吗取得现在的一些成绩,还是有它的道理。在柴可看来,做面向女性市场的应用要满足几点。
从产品角度来说要满足两点:1.手机应用一定是要做得小而美、做得精致,满足一个小需求,产品要足够细分。2.产品也一定要迎合女孩寻找归属感的心理。在这里,柴可给我举了一个例子:实际很多女孩最喜欢的颜色都不是粉色,但大姨吗这款产品为何是粉色,而不选择蓝色小清新、或者女孩喜欢的白色呢?团队通过对不同颜色版本的测试后发现,暖色系的下载量要远远高于冷色系,而这当中粉色系的下载量又是最高的。柴可总结说,粉色未必是女孩最喜欢的,但却可以代表女性,让女性具有归属感。而他们最终没有靠直觉去选择其他颜色,正是因为在做女性产品的团队中,有一半男性。
从运营和社区的角度来说,女性的情感非常细腻,针对女性用户的应用,光靠冷冰冰的内容是完全不够的,一定要在运营上与用户产生足够的互动,整个社区也要精耕细作。柴可说,很多社区的官方账号很官方,但是大姨吗的官方账号却是活的。他们会在应用内部、以及他们的官方微博上不停地、而且尽量是去跟所有用户互动。比如说,有些不定点来月经的女性可能会去拜姨妈庙,大姨吗的官微就会去转发用户的微博,让其他女性用户帮她去“通气”,即便这么做是不管用的,用户也能感觉到温暖。而一旦管用,这里面的力量就会很强大——他们的一名天津师范大学的用户,因为很喜欢这款产品,还主动成了产品布道者,拉班里的其他女生入伙。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