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峰:宁肯自己吃亏也不能让别人吃亏
2014年09月08日 03:55
网站管理员07
[打印本稿]
15年前刘志峰离开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农村老家,来到鄂尔多斯卫生学校上中专,当时父母告诉他在外地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能让别人吃亏。父母的嘱咐对他以后的创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只有30岁的刘志峰已经是两家大型民营企业的董事长,身家3亿多,公司员工400多人。“我的性格不适合当医生。”他说,父母让他上卫校是觉得医生走到哪儿都能吃饱饭。1996年,刘志峰中专毕业后来到包头一家煤炭企业看煤厂当检验员,当时他的想法只是为了解决温饱。
好强的刘志峰在解决了温饱的同时,总在想着能够有自己的事业。他选择了自己比较熟悉的煤炭行业进行第一次创业。1998年,20岁的刘志峰开始从鄂尔多斯市向包头贩运煤炭,他当时是在包头所有贩煤人中年龄最小的。在无法得到他人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为了减少运输成本,他亲自押运煤车。
“司机两班倒,我就一个人顶着。”他说,由于没有经济实力,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辛苦创业一年只挣了不到两万元。
原本应该获利20多万元的工程,到了最后却赔了20多万
1999年,正在刘志峰的初次创业陷于低谷时,他的家乡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开始发展起来。听一位朋友偶然谈起,包头铝业的产品销不动,而鄂尔多斯的发展一定需求大量的铝型材。于是,他进包头铝业在鄂尔多斯的经销部当了一名销售人员。
“那时我没有工资,业务提成也少得可怜,连招待费都不够。”刘志峰说,在和客户谈业务时得知,铝型材加工成门窗,要比出售铝型材的利润高一倍多。
“创办一个铝制门窗加工企业,前景一定不错。”当年10月,刘志峰开办了一个拥有30名员工的小型铝制门窗加工厂。22岁的他,初次建立自己的产业,由于年轻又不懂得管理,员工浪费材料和铝制门窗的返工率很高。当年他做了150多万元的工程,但经营利润比他预期的少得很多。
2000年,了解到鄂尔多斯市还没有人加工和经营塑钢门窗产品,刘志峰敏锐地意识到塑钢产品以后要取代铝合金。当年8月,他到山东订购设备和钢型材,并且请回了技术人员指导,用了15天就初步建起了加工厂,并注册成立了鄂尔多斯市宇峰装饰工程公司。
通过老客户,他接了一个建筑工程的塑钢门窗制造和安装工程,可由于不知道塑钢门窗和铝制门窗存在差异,没有在安装塑钢门窗是加注胶条,而塑钢门窗热胀冷缩的比铝制门窗大得多,安装的玻璃到冬天就出现了裂纹,那之后的一年里只得不停地为这个工程换玻璃,原本应该获利20多万元的工程,到了最后却赔了20多万元。
重新梳理几次创业失败的原因后,他坚信自己还是有能力
2001年,正是塑钢门窗市场红火的时节,而宇峰装饰工程公司却走到了冰点。竞争对手开始打击他说他偷工减料,他失去了客户信任,几个月没接到过一单生意,公司负债30万多元。此时,材料供应商、企业员工纷纷堵门要债,公司到了倒闭的边缘。
商海的第一个浪潮就把他这个新手打蒙了。他打算卖掉公司以偿还债务,可出让广告登了整整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
他想到进入别的行业重新创业,2002年他筹集了十万元,承包了鄂尔多斯市最大的一家舞厅。可舞厅开业不久,呼和浩特市的一家宾馆发生了大火,整个内蒙古的娱乐场所都在进行防火安全检查,由于他经营的舞厅防火设施不健全,被消防部门勒令停业。
2003年,经过几个月的反思,重新梳理了自己几次创业失败的经验,他认为自己还是个有能力的人,就是缺少好的机遇。于是他离开鄂尔多斯市来到周边城市继续干自己的老本行,从事塑钢门窗的安装与制造。
用了一年的时间,刘志峰重新站了起来,回到鄂尔多斯市还清了所欠的债务后,还有30多万元的盈余。
如今身为亿万富翁,刘志峰却习惯积攒零钱,在他回农村老家时带给父母。“我给父母整钱,他们不要。”刘志峰说,父母是传统的农村人,说什么也不来城里跟他一起住,给父母零钱是让父母知道他平时不乱花钱。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