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白酒”遇寒 是投资新品还是变相融资
今年以来,标榜为“像炒股一样炒酒”的纸白酒遭遇寒冬。记者昨天在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网站上看到,该交易中心目前有12只“纸白酒”品种,包括水晶舍得、景芝国标芝香、中国品味2011等等,多数纸白酒价格遭遇腰折,有的甚至跌幅超过6成。其中“水晶舍得2012珍藏版”发行价为780元/500ml,截至昨天的价格为329元,下跌了451元,下跌超过50%。
而“西凤国典凤香50年年份酒2012珍藏版”发行价格800元/500ml,截至昨天的价格为366元/500ml,相对发行价下跌近6成;“中国强古井贡酒年份原浆2012珍藏版”发行价格860元/500ml,昨天没有成交纪录,前一天的价格为326元/500ml,跌幅同样超过6成。
“纸白酒”遭腰斩,投资者损失惨重。2011年,投资者吴先生通过北京一家公司的网站,购买了100万元的“国窖1573大坛定制原酒”。认购价格是每坛6900元,每坛2.5升。“因为是原浆酒,感觉有一定投资价值,就买了。”吴先生说,起初也涨过,曾到8300元时,谁知后来一路下跌,现在跌到3500元。吴先生最近查了下账户,发现亏了50多万元。
投资新品
还是变相融资?
“纸白酒”这一交易模式的推出,对一些区域性有较高知名度但短时间内上市无望的酒类企业来说,除了能实现快速融资外,更是一种拓宽销售渠道的尝试“。那么这种投资品种究竟侧重于销售模式的改变,还是更偏重于酒企融资呢?对此,业内人士各有各的说法。
一位白酒代理商介绍,纸白酒这种投资方式,更重要的可能是白酒企业在探索一种新的模式,倡导一种新的消费理念,好酒要放一段时间才能喝,并且还具有一定的收藏和投资功能。
也有人对此表示异议。我省某国有银行私人银行部负责人介绍,“纸白酒”其实是厂家融资的一种方式,其操作模式主要是:定制产品——发行上市——存货融资。”他认为 ,“纸白酒”存在三大硬伤,一是概念多炒作,二是资金无保障,三是品种无监管。“纸白酒交易更多的是经销商的存货融资、变现需求。”
据悉,目前“纸白酒”品种繁多,产地含山东、陕西、安徽等产酒大省,一些品种发行者并不是酒厂,而是二级乃至三级代销商。比如八大名酒之一的“年份原浆珍藏版”发行者就并非酒厂,而是一家酒业销售公司,究竟是为了销售还是融资,也许只有企业自己清楚。
业内专家提醒,建设酒类交易中心,原本是促进市场流通、减少层层加价的举措。而纸白酒不仅没有去环节、促流通,反而过度炒作。此前爆出的文交所投资者巨亏,产品涉嫌份额化,交割“虚拟化”,已给交易场所乱象敲响警钟。当下酒市回归理性之余,更要警惕“酒交所”重蹈“文交所”巨亏的覆辙。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