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重公允价值损益
上市公司利润表相应增加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即由公允价值的变动引发的损失或是收益,核算范围包括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和以公允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已确认未实现的收益,并非真正的投资收益,要等相关资产处置时才能真正实现,相当于账面浮盈。
回顾巴菲特过去40多年致股东的信,我总结出巴菲特的观点为:所持股公司股票未实现投资收益或者损失(即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年度变化并不重要。比较而言,所持股公司的经营业绩年度变化非常重要,因为巴菲特是长期投资,只要公司持续几年取得良好的投资业绩,公司股价最终会相应大幅增长。“1973年我们的保险业务在股票投资上显著加仓。正如财务报表显示的那样,1973年底我们的股票投资账面上有相当大的未实现投资损失,超过1200万元。尽管如此,我们相信我们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股票投资组合如果以内在企业价值计量具有很好的价值。尽管1973年底存在大笔未实现投资损失,我们预期未来长期内我们将会从整个投资组合上取得满意的回报。”
“1975年实现了288.80万美元的税前投资净损失,但是我们现在的预期是1976年将会是一个实现投资收益的年份。到1976年3月31日,属于股权投资的未实现投资净收益总计约1500万美元。我们的股权投资高度集中于符合以下三个标准的少数几家公司:具有有利的经济特点,管理层能力高强又诚实可信,买入的股价与根据公司被完全私人持有的价值对比很有投资吸引力。当我们寻找到符合以上三个条件的公司股票时,我们就想长期持有。事实上,我们最大的重仓股是以1060万元买入的华盛顿邮报B股,而我们想永远持有华盛顿邮报的股票。由于我们运用上述投资策略,所以股票市场的波动除了能够给我们提供买入良机外,对于我们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意义,而企业业绩表现却具有非常大的意义。我们非常高兴的是,我们现在投资的公司相当大部分在经营业绩上都实实在在取得了进步。”
“去年我们说过,我们期望1976年是一个实现投资收益的年份,事实的确如此,1976年实现了税前投资收益996.20万美元,主要来自于股票投资。目前情况表明1977年也将会是一个实现投资净收益的年份。几年前账面上有相当大的未实现投资损失,而现在我们账面上则有相当大的未实现投资收益。这里我们要再次重申,这种市场年度波动其实是不重要的,我们持有的股票的未实现投资收益在1976年底总计4570万美元,但当我在3月21日写这封致股东的信时,不到3个月就减少了500万美元。但是,我们认为我们持股的上市公司年度经营业绩增长非常重要。这里我们非常高兴我们组合中持股的大部分公司在1976年都取得了良好的投资业绩。如果我们持股的上市公司持续几年取得优异的经营业绩,不管股价年度波动多么巨大,我们最终肯定会从这些持股上取得良好的投资回报。”
请注意,巴菲特认为,对于准备持有到期的债券投资来说,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没有什么意义。
“最近几年的年报中,我们已经说过我们债券账户存在未实现投资损失,但我们也说明了,我们认为,尽管债券市场波动导致出现未实现投资损失,但是考虑到我们的充足流动性和总体财务实力,我们肯定会持有到期而不会选择提前出售等其它方式,因此这些债券账面损失的意义不大。1976年债券市场出现了相当大的反弹,使我们下属的银行和保险公司持有的债券出现了一定的未实现投资净收益。这也没有多少意义,因为我们大部分债券都打算持有到期。导致债券价格上涨的原因是新发行债券的投资收益率更低。”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