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美股前途凶险 两大利空逼境油市乌云罩顶
美元美股前途凶险 两大利空逼境油市乌云罩顶
周四(1月14日)欧市盘中,时段内欧元表现低迷,延续亚洲股市跌势,风险规避情绪仍未散去。日内内公布欧洲央行(ECB)12月会议纪要偏向鸽派,欧元/美元承压下行,但整体跌势有限。英国央行(BOE)依然按兵不动,但是表达了对英镑贬值过度对拉低通胀的担忧,英镑/美元在会议纪要公布后反弹走高,刷新日内高位至1.4438,不过整体下跌趋势不改,只是大跌后开始上行修正。美元指数小幅上行,但有投行警告称美元涨势恐将告终,日元和欧元将会上扬。此外,近期欧美股市波动加剧,引发市场对股市遁入熊市的忧虑。日内原油价格小幅上扬,随着伊朗重返油市,俄罗斯以及OPEC拒不减产,供应过剩忧虑恐有增无减。
就业与通胀背道而驰令美联储加息预期摇摆不定美股美元前景堪忧
据周四公布的一份政府报告称,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飙升",创下去年七月以来的此高水平。不过数据仍低于30万,自从去年3月以来,美国单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就一直低于30万,该水平通常被经济学家认为是就业市场健康的信号之一。
美国劳工部(DOL)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9日当周季调后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0.7万至28.4万,预期27.5万,前值27.7万。
自2016年处以来,中国经济担忧、新兴市场恶化,搅得全球股市"苦不堪言",进而也影响了美国的就业市场。因为在市场波动加剧的情况下,企业股们通常会对增加招聘新员工等等有所顾虑。一旦称初请失业金水平升至30万上方,那么市场就需要重新估量一下美国就业市场的复苏程度。
数据出炉之后,路透社点评称,美国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意外增加,但连续第45周低于30万人关口,为1970年代以来最长保持低位的时期;这表明美国就业市场状况较为健康,抵消了美元走强、全球需求疲软、商业扩张速度由于库存较高而减缓、能源企业削减开支等负面因素影响。
与此同时,美国12月出口物价较前月下降0.6%,预估为下降0.3%;美国12月进口物价较前月下降0.4%,预估为下降0.7%。
尽管美国就业市场持续表现强劲,但通胀依然低迷不振。包括罗森格伦在内的美联储官员最近频频发表鸽派言论令3月加息预期骤降。当前,美国联邦基金期货市场反映,交易员预美联储在3月份会议或之前加息的可能性为35%左右,较去年年底的51%有所下降。 最新路透调查结果显示,市场预计美国在2016年底的联邦基金利率为1.00-1.25%,美联储将在2016年加息3次。
尽管3月加息预期依然不高,但美联储(FED)逐步加息已成定局,近期美国股市跌势加剧。今年以来,美股市值蒸发至少1.6万亿美元。隔夜美国三大股指全线重挫,这让投资者深切地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熊市气息”。截至收盘,道琼工业指数[-3.83%]重挫2.21%至16151.41点,标普500指数大跌报1890.28点,纳斯达克指数暴跌3.41%至4526.07点。罗素2000指数跌入熊市,收盘跌3.3%,至2013年以来最低。周四,美股开盘下幅上涨但随后遭遇短暂抛售,之后再次转而上涨,三大股指最新上涨逾1%。
欧洲各主要股指全线低开,德国、法国和英国股指开盘均下跌逾1%。美市盘初,因油价和美股双双上涨,欧洲泛欧绩优300指数脱离日内低位,
泛欧绩优300指数周四收跌1.33%,报1336.84点;英国FTSE 100指数周四收跌0.5%;法国CAC 40指数周四收跌1.4%;德国DAX 30指数周四收跌1.4%。
令人担心的是,美股面临测试去年9月的低位的风险。瑞银集团(UBS)之前就在报告中指出,这一位置是2009年以来的牛市上行趋势线,对市场而言扮演“关键的角色”。
高盛(Goldman Sachs)股票策略师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近期警告称,情况可能会变得更加糟糕,全球股市可能继续下跌。
早在去年末,金融大鳄罗杰斯(Jim Rogers)就曾表示,当下投资机会已经非常有限,他警告称,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的债务和过多的廉价资金可能导致一场世界级的熊市。如今,市场正在朝着他预期的轨道靠近。
美市盘中,随着美股以及油价扩大涨幅,美元指数上扬。 然而,进入2016年以来,美元的表现不温不火,加息似乎并未给多头带来太多的动力。汇丰控股[-0.40%](HSBC Holdings)近期就表示,美元好景不在,预计美元兑欧元和日元今年将走低。
回顾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联储7次加息的历史可以看到,加息后美元未必会走强。在上述7次加息之后,美元4次走弱,1次区间震荡,虽有两次走强,但与当时里根政府和克林顿政府主导的“强势美元”战略密切相关。
“美元大涨的日子已经到头,”汇丰驻伦敦的汇率策略全球主管David Bloom称。“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美联储开始不得不放慢脚步,而其他央行正在触及极限。”
英国央行纪要不及预期鸽派英镑小幅反弹
今日迎来所谓的“超级星期四”,英国央行同时公布利率决议和货币政策会议纪要。英国央行官员表示英国经济增长和通胀的近期前景已经趋弱,最近市场波动凸显了全球经济的下行风险。
在全球市场经历了动荡不安的开局以及原油价格持续下跌之后,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的9名委员中有8名认为,目前维持关键利率在纪录低点0.5%不变能更好地平衡经济和通胀面临的风险。MPC委员麦卡弗蒂(Ian McCafferty)维持异议,投票赞成加息25个基点。
英国央行今天还公布了1月份的会议纪要。纪要显示MPC预期通胀回升速度比之前的预期稍稍更加缓和,同时企业调查指向增长速度减缓。英国央行员工预测将上个季度和本季度的经济增长下调至0.5%。
英国决策层已经维持贷款利率近7年不变,并且几乎没有显示出会尽快开始加息的倾向。上周,含高盛、美银美林和摩根大通在内的6家银行都将英国央行首次加息的时机预测推后至第四季度。不过,全球最大共同基金之一PIMCO则称,英国退出欧盟的风险将冲击英国经济,也会让英国央行年内加息的窗口关闭。
对于英国决策层而言,通胀远低于英国央行2%的目标,并且国内成本增长仍弱于央行希望的水平。英国央行表示,薪资增长仍然受限,并且最近数月出现回落。
英国央行还注意到金融市场动荡。全球股市上周创四年多来的最大降幅,富时100指数今年已累计下跌逾6%。虽然MPC表示,这凸显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但有关这对英国经济的潜在影响并未作出结论。MPC将在发布季度通胀报告时,提供更加详细的前景评估,同时公布下个月的会议决策。
英国央行还注意到,近期油价下跌是供应方问题,并且成本走低最终或为英国的消费支出提供部分支撑。英镑方面,英国央行表示,自11月份以来英镑贬值,汇率通过进口价格对通胀的压制作用有望减轻。
在会议纪录出炉前,外界揣测决策官员麦卡弗蒂可能不再投票支持加息,因全球市场动荡、油价下滑且英国经济数据不强。但麦卡弗蒂最终仍投票支持升息。
英镑小升0.1%至1.4425美元,纪录出炉前为1.4386美元。欧元则跌至0.7570英镑,稍早曾触及一年高位0.7606英镑。 欧银会议纪要再展“鸽姿” 欧元产生“抗体”仅小跌作应
因欧洲央行(ECB)在12月来了一场“鹰式降息”,市场普遍预期日内公布的会议纪要也将偏向鹰派,但刚刚出炉的会议纪要却明显带有鸽派色彩。鉴于欧洲央行官员对延展QE时间和降低利率仍持有保留态度,欧元/美元在会议纪要公布后回撤走低至1.0882附近,不过整体跌势有限。
FXStreet表示,欧元/美元日内走势极为震荡,汇价在欧洲央行纪要公布之前在欧股下挫以及路透社消息称欧洲央行很多管委对在近期采取进一步行动表示质疑的刺激下一度拉升至1.0942,不过纪要公布后汇价急速下跌近50点重返1.09下方。
欧洲央行会议纪要显示一些委员在12月份称要更大幅度下调存款利率,委员会讨论了每月增加购债规模,当时达成一致,认为月度购债规模可以以后再评估。且他们认为应将QE推迟的时间超过6个月。此外部分委员12月要求采取更多刺激。部分委员认为12月政策会议无需采取行动。
由此可以看出,欧央行内部支持更大激进地扩展QE。不过上次会议欧央行未能扩大每月购债计划被视为不及预期鸽派而推动欧元大涨。显然欧央行宽松依然是主旋律,不过目前焦点并在于此。全球风险厌恶情绪弥漫对欧元构成短期支持,加上美联储加息后美元表现,均抑制了欧元兑美元的跌势,短期内汇价还将延续震荡格局。
技术上汇价守住50日均线后多头本交易日上攻,有望再度测试1.10关口更上方阻力位于1.1040附近,为前高和多条长期均线所在,因此中长期信号偏中性。 原油小幅反弹但油市前景依然非常不妙
周四,美国WTI原油小幅反弹并刷新日内高点至31.36美元/桶,交易商称油价在2月合约期权到期前重拾动力。 油价日内小幅反弹,油市前景仍不乐观。伊朗制裁解除在即,油市本已供应过剩的局面恐将加剧。此外,俄罗斯能源部长Novak表示俄罗斯油企计划维持产量不变,2016年俄罗斯将小幅增加原油出口,市场此前对俄罗斯减产的预期恐“化为泡影”。
欧盟日内宣布推迟解除对伊制裁日期,称这是为伊朗与国际六大国执行伊核协议预留时间。此前欧盟关于解除针对伊朗核问题的经济及金融制裁法律框架已经生效,欧盟官员称取消制裁的一切事宜都已准备好,只要国际原子能机构证实伊朗已经兑现承诺。
据路透报道,欧盟将取消伊朗制裁的时间推迟至1月28日。之前分析认为,针对伊朗的制裁可能最快在本周内被解除。
伊朗媒体13日引述伊朗副外长阿拉格希的话称,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预计14日会发表最终报告,确认伊朗已满足核协议的所有条件。阿拉格希称,伊朗外长扎里夫及欧盟外交事务专员莫盖里尼将于16日或17日,就落实核协议及解除制裁发表联合声明。
在针对伊朗的制裁解除后,欧盟对伊朗石油的进口禁令也会解除。这将对全球油市造成重大的影响。德黑兰方面早就放话称在制裁解除后将把原油日出口量提高50万桶。这对因供应过剩暴跌不止的油价来说将是雪上加霜。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