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理财产品实现不了预期最高收益
为什么有理财产品实现不了预期最高收益 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预期收益率?
预期收益率是发行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之初,对银行理财产品最终收益率的预期值。
银行是怎样预测理财产品收益率的预期值的呢?
对于投资比较保守的银行理财产品,如投资于信托贷款、债券的理财产品,银行主要是以信托贷款合同条款、债券的票面利率等基本确定的要素为基础测算,其预测效果也比较准确,故这类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与到期收益率差别并不大,基本都能达到预期收益率。菜导之前经常评测的银行理财产品多属这一类。
那招行那些实现不了预期最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又是怎么回事呢?
本着对大家负责的态度,大周末的菜导愣是去查了招行5月到期的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几只产品的情况,发现它们都有一个特点,都是结构化理财产品;看到这里,有过一些理财产品购买经验的人应该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什么是结构化理财产品?
结构化理财产品是指资金投向“基础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的理财产品,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菜导找度娘借了张图:
为什么有理财产品实现不了预期最高收益?
在结构化理财产品的设计中,是有一个最低预期收益跟最高预期收益的;银行通过一系列基础金融工具,如债券、票据、同业拆借等固定收益类投资,可以实现产品的保本保最低收益。而最高收益的实现则完全仰仗投向衍生金融工具,如期权、远期、期货等部分的资金。
以菜导之前分析评测过的“招商银行焦点联动系列之股票指数表现联动(沪深300期末双向连续型带触碰条款)理财计划(产品代码:104290)”为例,这款产品就是典型的结构化理财产品,保本保最低4.5%的收益,当沪深300指数在产品期内涨跌幅位于4.5%至13%之间,产品的收益还会超过4.5%,最高能达到13%。
所以说结构化理财产品还是有一定可取性的,能够锁定最低收益,同时还有扩大收益的空间,典型的稳定中求发展型产品。
结构化理财产品最终是否能够实现最高收益或次高收益是跟市场情况密切相关的,有一定的概率,实际上结构化理财产品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的概率很小,所以有时候最高预期收益有点噱头的感觉。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