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不能重蹈高杠杆资金的覆辙
近日,证监会发言人邓舸指出,证监会在日常监测中关注到,一些新型场外配资活动有所抬头,个别场外配资机构变换手法、巧立名目,借助个人账户及新型技术手段,以“投资顾问”“我出资,你炒股”“虚拟买卖”等方式宣传诱导投资者参与违法证券业务活动。 对于遭遇1月份股灾猛烈冲击的中国股市来说,今年的2、3月份,是一个比较好的回暖期。期间,以上证指数为例,从2638低点回升至近期最高的3000点上方位置,股市累计最大涨幅接近15%。随着近期A股整体回暖,题材股全面活跃,部分强势股再现显著赚钱效应。投资者做多热情回暖,而备受市场关注的场外配资,也似乎有卷土重来的意味。 有数据显示,近期两融余额止跌回升,融资净买入额连续多日呈现净流入状态。以沪市为例,融资余额3月16日最低降至4834.82亿元,之后5个交易日连续回升,3月23日升至5097.42亿元。3月25日,沪市融资余额为5086.39亿元。 回顾自2014年启动的大行情,本身就是在无任何宏观经济面支撑的情况下,由券商使用融资融券中的高杠杆融资手段作为武器自导自演的行情。由此,开启了中国A股历史上罕见的包括场外配资在内的高杠杆资金蜂拥进入股市的新局面。 在此背景下,银行与信托联手的伞型信托产品高杠杆资金,P2P股票配资最高达10倍杠杆的资金,以及民间原始手段高杠杆资金全面进入股市,以至于沪指被疯狂推高到了5100多点。面对这种极高的风险,监管部门去杠杆监管政策一出,股市便开始雪崩,直至股灾爆发。 回顾股市的历史,不难发现酿成去年股灾的罪魁祸首是场外配资的高杠杆资金,元凶是券商的两融业务。对此,市场参与者须对场外配资行为的“换马甲”方式高度重视和警觉,管理层须对非法融资活动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广大投资者须认识到,像场外配资这类高杠杆资金的杠杆倍数过高,脱离了杠杆投资须量力而为的风控原则,因杠杆投资本身就是把“双刃剑”,在放大收益率的同时,也在加剧损失的可能。此外,鉴于场外配资本身属于非法证券活动,还会滋生其他的金融风险,所以监管层将会进一步对其进行清理,而通过非法渠道进行场外配资的投资者,自身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鉴于今年监管层严控股市“加杠杆”的行为,今年重新上演“杠杆牛市”的可能性并不大,而场外配资这类高杠杆资金具有较高的风险,因此,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要形成正确的风险防控意识,即使看多后市,也只宜拿自有资金投资股票。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