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最严减持禁令”的误读说明了什么
关心股市消息面的投资者应该注意到,最近市场上有一则对“最严减持禁令”误读的消息,一度在部分投资者的心中蒙上阴影。这种误读的消息称:“最严减持禁令4月8日到期,万亿解禁来袭”。如果4月8日真有万亿解禁来袭,只怕今年年初在A股市场发生的股灾3.0又要在市场上重演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消息出台?这显然与今年1月7日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有关。根据《减持规定》,上市公司大股东在三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减持规定》的生效日是今年1月9日,到今年4月8日正好“三个月”的时间。 不过,虽然4月8日是《减持规定》生效三个月的日子,但却不是《减持规定》到期的时间。这里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所谓“最严减持禁令”其实就是《减持规定》,究其原因在于《减持规定》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大股东在三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但这里的“三个月”的概念并不仅仅是指1月9日到4月8日这“三个月”,而是从1月9日起,随后任意一个起点的“三个月”,这“三个月”的概念不是特指的而是动态的。因此,“最严减持禁令”4月8日到期的说法明显是误读,既然如此,“万亿解禁来袭”也就不存在了。 那么,市场对“最严减持禁令”的误读说明了什么呢?它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对“最严减持禁令”的误读不排除是有人别有用心。以这种“误读”的方式来误导市场,甚至给市场制造恐慌气氛。由于股市是市场多方利益博弈的场所,有人抛出这种“误读”,不排除其打压股市的目的。实际上,在A股市场通过制造各种传闻、谣言来打压股市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有人抛出这种“误读”来打压股市并非没有可能。因此这种对“最严减持禁令”到期的“误读”有可能并非是简单的“误读”这么单纯。作为监管部门有必要就此事进行立案调查。如果是有意“误读”,则应予以坚决打击。 对“最严减持禁令”误读说明的第二个问题,是市场对限售股解禁的担心。投资者害怕“最严减持禁令”到期。尤其是最近债转股的消息又向市场袭来,而首批债转股的规模高达1万亿元,一旦上市公司债转股,这无疑又将增加限售股套现的压力。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则有必要引起股市监管部门重视的。一是在上市公司债转股的问题上尽可能将以债转股的股份转为优先股,以减轻债转股对二级市场的冲击,避免加大债转股对市场的抽血行为,以及对投资者权益的损害。二是要尽快从根本上完善限售股的产生与解禁问题。比如改变目前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模式。除了国家必须绝对控股的公司,控股股东的持股可以达到51%的占比之外,其他非国家控股公司的控股股东持股都必须控制在40%以下。以此避免股市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提款机。 又如规定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持股降低到公司总股本的25%时,控股股东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包括大宗交易)来进行减持,而只能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一次性转让给有意接手公司经营管理的企业法人或投资机构,等等。通过这样的规定,A股市场限售股套现的压力就可以大大减轻了。 不惧行情!跟着主力这样吃肉!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