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企偿债能力说起
早前,国际投行高盛便发出过这样一份报告,随着中国经济增转型,增长引擎转由传统行业转向消费和服务业,传统的中国投资框架已经无法有效追踪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以健康医疗、科技行业为主体的“新经济”才是投资者需要紧跟的“脉搏”。那么“新经济”和“旧经济”的企业的偿债能力究竟如何?这与投资者息息相关。
对此,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深入研究了3000家中国最大上市公司偿债能力,涵盖14个不同产业,并将其与全球3000家同类上市公司做了比较。Natixis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丽西亚(Alicia Garcia Herrero)表示,以资产规模分析,中国企业仍以旧产业为主,在数据样本里,中国旧产业的资产占比为73%,而全球只有53%。失衡主要表现在规模较大的企业。其中,房地产在中国占比25%,而全球只占0.5%。相反,消费品产业在中国的占比只刚超过6%,而全球则占23%。
不过,Natixis发现,航空、旅游和医疗保健等“新经济”是未来极具投资潜力的产业,虽然其筹资风险仍存,但杠杆比全球同业低。
虽然杠杆率在中国的样本里较低,但中国企业比全球相同产业的伙伴还款能力较弱——中国的EBITDA覆盖利息支出为5倍,而全球为8倍。
此外,中国的筹资风险也略高于全球企业——中国的短期负债占总负债为86%,而全球则为40%。“债务集中于大型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大型民企的偿债能力最低。在大型的企业中,民企的债务水平比国企要高很多,接近1/4的民企收入不够偿还利息支出。” 艾丽西亚称。
相较于全球企业,中国企业的资产更集中于旧产业,新旧企业数量的比例则与全球企业相近。新产业相对于旧产业有较快速的发展,因会进一步加大中国企业状况的分歧。
“当前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措施可能缓解就产业中企业所面临的问题。然而,随着中国再平衡,这些企业的收入将永远不会回到原来的水平,而旧产业的改革也不可避免。”艾丽西亚。
在旧产业领域,中国企业偿债能力较全球同业低,也较新产业的企业低很多。
房地产行业一直是中国旧增长模式的中心,中国企业在房地产行业比例较全球同业高出很多。然而,Natixis指出,中国房地产企业的EBITDA/利息支出之比只是全球的1/2,且1/3企业无法赚取比利息支出更高的收入。
此外,基础设施行业也是“旧经济”的代表之一。道路和高速公路的建造商比全球同业的偿债能力较低,但基于低税费,其仍有较高的利润率。
矿产、金属与化工行业也属于“旧经济”。Natixis发现,1/5的材料与金属企业有偿还利息的困难,化学品也面临类似难题。
在高盛看来,相对于“旧经济”,“新经济”中健康医疗、科技行业的比例大幅提升,合计占到60%以上。Natixis则指出,航空、旅游和医疗保健则是当前中国“新经济”中最强的行业。
中国的航空企业显然比全球同业更能赚钱。“虽然也存在僵尸企业,但这不是中国特有,30%的全球航空企业面临负利润率的难题。”艾丽西亚表示。
中国旅游业近年来欣欣向荣。“虽然一般而言这个产业不错,但中国企业仍比全球同业负担较高的利息支出,也要面对较高的税费,即便如此,仍比全球同业更有利可图,”她表示,期待营改增能给予这个产业有更多的增长空间。不过,这个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也存在僵尸企业。
此外,随着中国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各界对于生活质量的关注也有所加强。在此背景下,医疗保健行业无疑是新星。“保健领域的企业偿债能力很高,更比全球同业高,赢利情况也十分可观。”艾丽西亚表示。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