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风险投资知识 > 改革的风险

改革的风险

2016年06月01日 01:41    110

 

   前在京举行的2016金融街论坛上,来自学术界、监管部门以及海外的专家们纷纷建言献策。

 

  打开新空间:以市场化方式提高供给效率

 

 “提出从供给侧去观察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找出问题所在,是我国在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大发展和思想转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如是评价我国正在推进的供给侧改革。

 

  他表示,从需求方观察,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已出现问题,采用刺激政策的效应越来越差,甚至产生负作用。“扩需求保增长的办法已不能继续,供给侧改革意义重大,我们的政策要适应这个变化。”

 

  对于中国的改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伦·斯科尔斯评价说,30多年前中国作出的最好选择就是改革开放。在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中,银行业改革、国企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中国经济转型的内容,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大的新增长空间。

 

  对于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家们认为,要靠市场化的手段提高供给的效率和质量。

 

  吴敬琏表示,企业去产能降成本,可以用下指标的办法,但更重要的是要靠市场激励,用市场的优胜劣汰、市场的竞争促使企业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比下硬性指标要有效得多。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白重恩也认为,在改革过程中,政府政策要遵循市场规律,努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更大的作用,让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获得资源的成本差距不大,同时要改革项目审批制度,使企业能够快速应对市场变化。

 

  攻克大难点:“僵尸企业”出清必须痛下决心

 

  化解过剩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去产能过程中,如何让“僵尸企业”出清无疑是最大难点。

 

  “僵尸企业不能市场出清是中国经济结构的重大障碍。产品没有竞争力,财务不可持续、资不抵债的僵尸企业,不能实现市场退出,是对市场资源极大的浪费。”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

 

  她认为,僵尸企业之所以能存续下去,一是不恰当的政绩考核和维稳责任压力,促使政府尽力从资金上维持一些僵尸企业的生存;二是不当的业绩考核和责任追究,使银行不断让一些僵尸企业靠输血维持;三是现行破产制度不健全,保障制度不完善等使政府、企业、银行、法院等对僵尸企业市场出清望而生畏。

 

  白重恩也表示,因为去产能会影响GDP,尤其会影响就业,部分地方政府对于化解过剩产能并不积极,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一个市场当中,企业能够生生死死,不断循环,是市场完善的表现。

 

  与会专家认为,打通企业退出通道,是中国经济增强活力的制度安排,也是中国市场经济成熟的表现。必须痛下决心,尽快让“僵尸企业”出清。

 

  吴晓灵建议,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按照商业化原则判断企业是否有生存能力,而非行政力量干预。此外要完善破产的法律制度和各项配套措施,加强企业破产法的实施。

 

  有效防风险:深化改革降低杠杆率

 

  由于长期以来发展过于依靠投资而投资过于依赖信贷,我国实体经济的杠杆率较高。2015年末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已达到160%左右的高水平。

 

  与会专家认为,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高杠杆带来的相关风险正在逐步暴露,风险防控的责任重大。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5%,连续十几个季度攀升。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点我访问新系统
点我访问新系统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加盟代理 诚聘英才 常见问题 留言反馈 投资人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价目表 旧版栏目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