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投资应承受的后果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华为的新闻似乎特别多,先是任正非深夜孤身在机场排队等候出租车,再是任正非很罕见地接受记者采访,然后就是“华为准备逃离深圳”的传闻满天飞,紧接着华为又把三星给告了。在华为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好像确实从来没有如现在般“高调”。 但是,细数华为这些所谓“高调”的举动,琢磨来、琢磨去,除了任正非孤身深夜排队等出租车有点儿“另类”、“不合时宜”的味道外,其他的,好像还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这些原本根本不算个事儿的事情却能被公众“炒”得热火朝天、津津乐道、比来比去,这本身就能说明一些问题。说明什么问题呢?或许,时代真的变了,或许,我们真的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或许,我们真的早已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否则,“华为”真的不可能如此热起来。 在华为热起来的过程中,想必最难受的就应该是联想——联想也确实需要难受一下了,否则,我们就真的要怀疑它还有没有联想的能力。“华为”和“联想”,不但字义、音律极为对仗,两家公司选取的发展路径也特别地“对仗”,所以,人们一说起华为,就很难不把联想拉过来仔细比较一番。这样的比较,就很让人难受,正如“邻家孩子”总被长辈顺手拿来打脸,这几乎会让所有小孩子的“玻璃心”为之崩溃。 不过,有时候,“玻璃心”崩溃一下,也未见得是什么太坏的事情,“知耻而后勇”,没准儿,就能免除宿命性的最终的崩溃。前几天,联想的杨元庆公告,去年的绩效奖金不领了。这起码就是一种态度——要为公司去年的巨亏负全责的态度。虽然,许多时候,错失历史性机遇或者选错发展路径的责任,并非一点儿“菲薄”的奖金能扛动的,但,“有”总聊胜于“无”,有了这样的态度,人们或许就有些理由来憧憬一下未来的光亮。 “联想”还有未来吗?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毕竟,我们曾经眼睁睁地看着那么多“巨无霸”、“无敌舰队”、“大到不可能倒的巨人”无助地轰然倒塌于面前,而触发终极崩溃的,往往也不过一些看似极其微不足道的“失误”。有这些殷鉴陈于面前,估计没人敢拍着胸脯保证“联想”就是那个被上苍眷顾的幸运儿,杨元庆保证不了,柳传志也保证不了。 那么,如果“联想”真的失去了未来,我们可不可以承受得了这样的结果?没问题!第二天的早晨,太阳一定还会照常升起。而且,伴随着初升的太阳,人们肯定能够更好地看清手里这本新的教科书;教科书里的“联想”,或许就更有价值。回首“联想”这些年走过的路,或许,人们很难控制住这样一种情绪,即惋惜于“联想”的肆意挥霍,它把最可宝贵的资源和注意力,浪费于一些无关紧要,甚至是毫无价值的东西上面。这总是难免让人产生奇幻的联想:当年,美洲土着可是拿了大把的黄金、钻石,从欧洲冒险家手里换回一颗颗表面亮晶晶、实质没屁用的玻璃球。 现在就联想“联想”的落幕,似乎也真是早了点儿,但如果你真正明白“联想”一辈子的研发投入尚不及华为一年研发投入所蕴含的真正含义,或许就不会评论这样的联想过分了。这是一个科技发展、科技创新时新时异的年代,你认为“联想”还有机会、有能力、有意愿补一补十多年来落下的功课吗?即使想补,恐怕这个市场、这个世界也没耐心给你这个机会。新时代的残酷性也正在此:没有科技创新,大家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你倒掉。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