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风险投资知识 > 如何处理好经济与风险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经济与风险的关系

2016年06月17日 04:09    110

  随着经济的持续下行,金融风险的集中暴露是经济社会一般的市场逻辑,特别是在一国经济体制与机制处于转型时期,为确保一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在处理促改革、稳增长和防风险关系时,应取什么样的底线思维?为什么?尤其在此时刻,加上加速发展的从未有过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客观上加快了资金流动,加大了金融与信用杠杆,在急迫的防范系统性风险中对金融创新应持什么态度?为什么?在此,收集汇编了国务院参事夏斌近几年在不同时间发表的观点与建议,望能对有关人士梳理对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预判帮助一二。

  正确判断经济走势

  从趋势看,未来中国经济必然处于一个从过去两位数高增长的平台,逐步迈向相对趋缓增长的平台。这一趋势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力量决定的,并不仅是经济周期的问题,也不是宏观政策力量所能简单支配、调整的。此时如果采取相反“过度的”调控政策,只能使经济震荡加剧。所不同的只是表现时间早晚的问题。(2011年7月11日)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企业事实上已资不抵债,有些企业明显在玩庞氏骗局,靠借新还旧在维持。这些问题已不是日常所说的“不确定性意义”上的风险问题,而是本应在危机中解决的缩水资产负债、“市场出清”的问题,现在只是危机没引爆,坏账未暴露而已。

  泡沫为什么没破、危机为什么没爆发?因为目前整个中国社会存在相当程度上的道德风险。即市场、投资者、企业包括银行都普遍认为,地方融资平台的偿债缺口,中央政府最后会救的;对于房市,不相信政府敢一步调控到位;央企的垄断地位和地方政府导致的资金错位配置又一时难以撼动;迄今央行的货币供应不敢也并没有完全回归常态。这些决定了市场、投资者、银行、企业对经济增长轨迹的预期都没有改变。大家“心照不宣”,靠着这个可怕的预期,想搞项目的照样敢去大量借钱,有钱想投资的照样敢把钱大量借出。但是,“6路20”银行同业市场事件表明,流动性最终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预期,信任和预期是可以瞬间变化的。一旦预期一变,传统的流动性即刻烟消云散,危机马上爆发。(2013年7月5日)

  当前经济走势关键看房市,房市下跌已成必然定势……房市的价量齐跌、土地收入的减少会引起银行资产质量恶化,银行会从保自身稳定出发收缩信贷,由此必然会发生整个社会债务陷入自我紧缩的循环中。一旦发生以上情况,预计今年(指2014年,编者)GDP增速即使在微刺激下渡过了难关,但未来两年内仍有可能下滑到6%以下,中国经济将陷入严重萧条或中等收入陷阱。如果没有事先的政策干预,这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大概率事件。因此,非常时期必须出台非常政策,才能引导预期,稳住经济。(2014年7月2日)

  当前我国未爆发系统性风险,是因为已采取了一些国家危机后采取的救助与化解政策。一般而言,巨高的不良贷款往往不是在危机之前,而是在危机之后。(2015年3月6日)

  速度一旦下降,问题就水落石出了。从实体经济面讲,问题集中在三方面,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和地方债务风险。这三个问题从金融面讲,集中表现为金融的风险。“僵尸企业”问题不解决,挤压了中小企业、创新和服务经济的资金需求,使得总量资金更加偏紧。这既影响了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客观上又加剧了全社会的资金紧张局面。

  不管是英美的市场经济、北欧的社会市场经济,还是我们现在的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甚至是过去的计划经济,一个经济社会如果前几年是过渡需求、过渡投资,以后几年的经济运行就难以支撑下去,就要进行调整,这是由历史反复证明的必然事件。对此,马克思与西方经济学叫经济周期,要市场出清,出清是通过危机来解决的。我们过去的计划经济是通过“调整”、“关停并转”来解决的。现在有特色的市场经济,不管是叫“关停并转”、市场出清,还是叫存量调整,都是一个意思,当经济增速放慢后,要有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来加以调整,不能再让有些低效的经济主体继续占有社会有限的经济资源,包括资金资源了。说穿了,市场要倒闭、破产一些企业。不倒闭破产一些企业,经济没法转型,改革也无法深入。我们现在正处于这个转折时期的关键时刻。(2014年4月22日)

  能否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做出准确、通俗的判断,是稳定市场预期的重要前提。当前,经济领域里的新名词、新概念太多,很多专家在论证、解释概念,但是市场一点不领情,加上近几个月来资产价格信号混乱,改革措施的出台市场又等不及,总感觉有的改革怎么还不出方案,引起市场上判断的混乱,导致投资风险偏好进一步下降。特别是一些有钱想投资的人在犹豫。投资者的犹豫直接影响了预期。不稳定的预期对稳定增长增加了负面影响。

  中国经济仍处于美国危机后持久深刻的结构调整时期。这是我在2011年向有关领导同志汇报时的判断。2011到2015年已经过了几年,因为改革滞后耽误了一些时间,我认为我2011年的判断没有变,不需要变,我们也不应该回避既简单又准确的“调整”两个字的判断。其实历史上毛泽东时期,邓小平、陈云时期都不曾回避用“调整”字眼。既然是调整,就要向国民讲清楚,坦然承认调整意味着什么?调整,意味着经济增速要下来……企业破产要增加,失业要增加;调整,意味着一些金融风险会爆出来,这是一般的市场逻辑。

  讲问题的时候,同时应该很坦然的向国民讲清楚,即使如此,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还是很高的……即使是6.5%或者是6%的增长,在大国经济中也是绝对的高增长了。同时向国民坦承,有信心帮助大家在调整中克服困难。即使砸锅卖铁,能不能在调整时期保证国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有基本的就业,系统性风险不爆发,只要守住这两条底线,再把问题和困难彻底向市场和国民讲清楚,我想速度下来一些,大家是能接受的。如果问题讲清楚了,同时大刀阔斧搞改革,配上及时的改革措施,我相信市场是聪明的,聪明的市场明白了短期的困难和长期的前景,预期肯定会比现在好,投资也会比现在多。现在的问题是,市场出清太少,动作太小,对困难与问题又遮遮掩掩,不敢面对。而对金融系统的风险和地方政府的债务困难恰恰又认识不够。

  再加上有些改革措施不及时,部门间信号不协调,耽误了不少时间,所以有些工作很被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很有力,很看好。如果我们自己的决策不争气,用时间换空间的策略最终可能会被耽误,工作越来越被动。(2015年10月10日)

  作为简短结论,我们既不必过度的悲观,同样也不能盲目的乐观。正确的态度应是谨慎乐观:从趋势看是乐观的,但这是建立在对当前形势的正确判断及政府采取恰当的调控技术基础上。(2014年11月15日)

  中国不会发生美国式的金融危机,但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很大,如果不抓紧真正的改革,温水煮青蛙,会慢慢侵蚀36年来改革开放所积累的国民财富。(2015年底)

  经济转型要坚守“两条底线”

  要有底线思维,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是一个国家保持稳定的基础。这一点,其实连每天向全世界兜售“市场主义”的美国,当发生“百年一遇”大危机时,也是不顾他人反对,大发货币,先稳住金融大局。今天,我们已看到我国经济客观上已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对此,调控与改革要兼顾、要慎重。只有市场出清,才能纠正扭曲的资金配置,才能让市场机制真正起决定性作用。但是,目前又不敢完全的市场出清,因为要防止震动过大,防止自动引发不可驾驭的系统性风险的爆发。

  要有适当的缓兵之计。要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确实要把握好稳经济、促改革和防风险三者的关系。要以改革的原则来确定风险的防范和化解,通过风险化解和防范确保经济的基本稳定。因此,可以采取新旧划断、逐步推进等策略。例如,对已形成的巨大的地方债务风险。只有“新旧划断,隔离存量”,才能既坚持改革导向,又不引爆系统性风险。(2014年2月22日)

  谨慎乐观是有条件的。当前的中国经济,如果任其市场自然发展,政府不去作为,经济硬着陆是必然的。但是若一味采取总量刺激政策,忽视深化改革与结构调整,不准备忍痛付出代价,那只是拖延系统性风险爆发的时间而已,其结果同样是危险的。怎么办?不能走极端,要走中间道路。而两者之间的“度”又怎么把握?换句话说,政府要有作为,又不过度作为,如何基于底线思维有作为且会作为?

  底线思维可以在回答“三期叠加”现象描述背后的疑问中展现:经济增速换挡期,意味着增速要下来。我们能容忍到什么地步?一在稳就业,稳住社会能容忍的较低的失业率;二在稳风险,允许一些企业破产出清,但不能引致传染以致最终导致系统性风险的爆发。两者说到底,均为确保社会的稳定。

  结构调整阵痛期,调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深化改革。要改革必然直面风险暴露并带来阵痛。那么改革速度怎么掌握?底线在哪?底线在“部分阵痛”可以,但不能因阵痛加剧而引致“生命危险”,就是不能引发国家的全局性、系统性风险。譬如资本账户开放改革,当国内诸条件不成熟,且资产泡沫风险犹在,如果一下子完全打开资本流动大门会引起中国经济的混乱,那么该项改革只能是“部分阵痛”,渐进推进。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消化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付代价。面对由前期货币政策刺激起来的畸形的超级繁荣,遗留下了长期过剩的产能和“僵尸企业”,就要淘汰破产,要市场出清,相应地要减记银行资产,全社会资产负债表要缩水。底线是什么?资产负债表可以缩水,金融可以去杠杆,企业可以破产,但是不能对当前的经济增长从而对就业有剧烈的冲击,也不能因部分企业债务问题连锁引发全国系统性风险的爆发和经济危机。换句话说,对业已存在的风险,只能用时间换空间,力争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去慢慢消化,而不能用危机式的、休克式的方式去消化。

  归纳以上所说,说到底,底线思维是什么?是政府在实施各种调控技术中,必须牢牢确保就业稳定和不爆发系统性风险的大局。这既是出于对经济的考虑,同样也是出于对社会和政治大局稳定的考虑。若确实能做到这二者,GDP增速再低一点,改革步伐再快一点,并不可怕。(2014年11月15日)

  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不能当市场的尾巴

  要善于发现市场新动态,及时研究新产品。耗子在研究,猫也要抓紧研究……尽快推出新的监管制度,绝对不要做市场的尾巴。来回观察,最后只能是亡羊补牢。对P2P,观察什么?!早就很明白的事,现在还没出监管制度,一两千家P2P公司,已有160多家“逃走”,引起了多少案件。(2014年8月23日)

  我们应该给予互联网金融以充分地肯定。……我甚至在2013年说,可以用“互联网精神万岁”来赞扬它。今天,就突破“两大管制”的互联网金融创新而言,它也是体现了金融改革的方向,是我国金融改革几十年来所孜孜不倦追求的方向。充分肯定金融创新活动,并不意味着当前任何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活动都可以无边际地发展,并不意味着对任何想改变现存金融制度的组织方式、活动方式或者用时髦语言讲叫“新业态”,我们都应该毫不保留地给予支持。一方面金融创新非常热闹。另一方面,群体性案件不停地出现,恕我直言,原因有两条:一是互联网金融本身是新生事物,它在发展中、在过程中,而且发展很快,新产品层出不穷,确实需要不停地讨论。二是与金融监管部门长期不表态、无态度有关。或许是监管部门本身认知滞后,对这个新生事物认识不够,没有经验,对于这类活动中的创新和监管这对矛盾认识模糊有关,不知道怎么办。也就是研究不够,研究不深。提监管,又怕被别人说成是不支持金融创新。就P2P而言,不会比较P2P与打击非法集资有关规定是什么关系,甘愿做群众的尾巴,做市场的尾巴。

  金融创新者要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什么叫知己知彼?创新往往意味着冲击政府部门原来相应的制度。那么你创新,就要搞清楚原来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存在?它的理由是什么?从而才能了解创新最终成败的可能性。否则,“只知己不知彼”,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最终碰得头破血流,甚至“跑路”。现在的资本账户管理制度创新,如果不谈互联网技术,创新在哪里?QFII、RQFII、自贸区、前海等等,这些都是在一步一步地往前创新,但是仍没有实现资本账户的全面开放。你只有把金融制度背后的道理搞明白了,相应的你就能明白其他金融创新怎么创了。如果你成立一家公司,既吸收存款,又搞贷款,算不算非法集资?如果不是,我们暂且不讲监管部门对贷款业务要不要有审慎性监管,风险控制等方方面面的规定,既然已是既吸收存款又发放贷款的法人,又不是在做纯粹的委托业务,也不是在做纯粹的信息中介,按现在的法规,已变成金融机构了。既然是金融机构,要不要牌照?现在我们是有牌照管理的。你是存款类金融机构,要不要交存款准备金?等等。这里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点我访问新系统
点我访问新系统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加盟代理 诚聘英才 常见问题 留言反馈 投资人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价目表 旧版栏目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