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投资收益
从长期看,决定资本市场收益的根本因素当然是业绩表现。不过,资本市场无时无刻都处在波动中,有时波幅甚至超过同期业绩变化幅度,在相对短期内,股价涨跌和业绩变化却基本没关系。能对此现象做出有说服力解释的,恐怕就是估值因素了:正是由于市场参与者对估值的认识分歧,才导致了股价的异常波动。因此,业绩和估值是资本市场两大考量因素。基于此,可以把资本市场的诸多操作模式,大体分为两类:赚业绩的钱与赚估值的钱。 所谓赚业绩的钱,是指着眼于经营性资产盈利的确定性,寻求稳定的业绩回报,并辅之以高比例分红率作为补充回报的做法,其往往和价值投资、长线投资以及基本面分析联系在一起,也被称作赚公司的钱。标的公司一般为蓝筹股,典型的如伊利股份(16.58 +0.73%,买入)、华侨城、长江电力(12.45 +0.24%,买入)等。这三只个股均为细分行业龙头,市占率领先且稳定,成本和收入都较易锁定,利润比较好算。加之其估值水平较为稳定,PE中枢在二十倍左右,在极端情况下,牛市一般不超过三十倍,熊市一般也不低于十倍。其股价的涨跌主要取决于业绩的变化,其分红率一般高于同期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因而备受公募性质机构资金的青睐,经常作为仓位的压舱石品种。 所谓赚估值的钱,是指在标的公司业绩尚未完全兑现时,给予其更乐观、更良好的预期,提升其可接受的估值水平(如市盈率、市净率和市销率等),变相“拉动”股价上升,从而实现收益的做法,其往往与主题炒作、短期投机和技术分析联系在一起,也被称作赚市场的钱。操作的标的一般为概念股、题材股和重组股,典型的如去年把市场各方全都“教育”了一遍的全通教育(29.59 -2.21%,买入):先是借助稀缺性教育股概念,估值被推升至市盈率约200倍的水平,然后又借助预期中的盈利性资产增发重组概念,股价一度上冲至每股467元的天价纪录。结果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如今股价已从最高点跌落70%以上。 实际上,在具体操作中,上述两种做法总是掺杂在一起的。一只股票,在某一阶段的收益可归结为赚了业绩的钱,在另一阶段,也可归结为赚了估值的钱。赚估值钱的,不仅有所谓的“妖股”,也有真正的成长股。沃尔玛、微软和苹果,分别是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本世纪00年代新经济(爱基,净值,资讯)的典型代表。在各自的辉煌10年,均录得了数十倍的涨幅。倘若截取任意时点看,其市盈率也可能高达百倍以上。如果因此清仓,就会错失大部分收益。再具体些讲,若将上述两种因素叠加,会有四种组合操作方式,分述如下: 既赚业绩的钱,又赚估值的钱。比如近期的白酒股,尤其高端白酒股如茅台、五粮液(32.49 +0.93%,买入)、洋河股份(72.31 +0.01%,买入)等。就五粮液来看,2013、2014年度其盈利同比分别倒退了约20%、27%,当时的估值只有不到14倍;2015年度其盈利同比上升了约6%,今年一季度又同比上升了32%,估值随之提升到约19倍。由于业绩和估值双升,其股价在短短一年半内上涨了约50%。还有可口可乐,上世纪90年代业绩增长了约三倍,市盈率由最初的约15倍升到约50倍;两个因素叠加,得其股价10年增长了约10倍。而“股神”沃伦·巴菲特在20多年前以约15倍市盈率的价格重仓买入,在第一个10年里获取了约十倍的回报。但这样的操作难度很高,弄不好,或是赚了业绩的钱,却亏了估值的钱;或赚了估值的钱,却亏了业绩的钱。两种因素抵消,最终可能是不赚钱。 赚了业绩的钱,但亏了估值的钱。还是以可口可乐为例。在本世纪以来约10年多里,其业绩又增长了约三倍,但市盈率却从约50倍回落到约15倍。两个因素互相抵消,股价基本没涨。再如微软,10多年前如日中天,市场给予其很高估值,市盈率接近50倍;10多年后,其业绩虽然增长了约一倍,但估值却只有10倍多,股价反而下跌了。 亏了业绩的钱,但赚了估值的钱。比如日前刚刚宣布被微软收购的领英(LiNKEdIn):在整个2015财年,基于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其净亏损为1.66亿美元,大大高于上年同期的净亏损1600万美元。其股价自2015年2月创下每股276美元高点后,一路下跌,至今年上半年几近腰斩。但在微软宣布收购后,其股价单日暴涨约50%,原因在于微软基于自身的专业判断,确定了较高估值水平,并以此估值确定收购价。于是,投资者在一年内的损失被基本弥补了。 亏了业绩的钱,也亏了估值的钱。这主要是一些工业品周期股,如煤炭、钢铁、化工、工程机械等工业品股,在遭遇经济下行期时,业绩倒退,估值水平大降,股价雪上加霜,跌幅巨大。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