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 李克强为啥强调金融改革要循序渐进
在201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接受采访时谈到金融改革,强调“改革的步骤是循序渐进的”。
李克强表示,中国会继续推进金融改革,这是中国维护金融稳定的需要,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需要。他举例说,最近我们在降息降准的过程中放开了一年期以上存款利率上限,接下来还会放宽民营银行准入,包括外资有序地进入等。他强调,改革的方向不会变,改革的步伐不会停,改革的步骤循序渐进。
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成了中国最重要的关键词。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最重要的决议之一,最高层还为此专门成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在诸多领域的改革中,最为重要的当属经济改革。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改革又是经济改革非常关键的内容。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近日在浙江调研时也表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狠抓国企、金融、财税等主要任务。
金融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可以预见的是,更加波澜壮阔的改革浪潮即将来袭。那么在这个时候,李克强总理为什么还要强调金融改革的步骤“循序渐进”呢?
我认为,“循序渐进”四个字,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我国金融改革不能走激进式改革道路。
从全球范围看,金融改革之路有激进式和渐进式两种。所谓的激进式改革,是指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比如用两三年时间,全面彻底实施各项改革措施,废除金融领域各种管制,包括取消银行业准入门槛、实现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完全开放资本项目等。而渐进式改革,是指在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按照一定的改革次序,充分考虑国内外宏观环境和可承受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措施。
对改革道路的不同选择,导致不同的结果:选择激进式改革之路,可能意味着较高的改革效率,但往往伴随着较大的改革成本,出现金融不稳定的可能性大。比如,上世纪7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和东欧一些国家曾经推行激进式的金融改革,但多数国家在改革后不久遭遇了金融危机。相反,坚持走渐进式改革之路的国家,尽管改革措施推进过程较为漫长,但改革之后国内经济和金融都保持了稳定。
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稳定压倒一切。尽管金融改革有紧迫性,但改革还有不确定性,应该毫无疑问地选择渐进式之路,统筹兼顾,稳步推进。
其次,我国金融改革应选择正确的改革次序。
综观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无外乎涉及几个方面:国内金融体系改革、利率市场化、汇率制度改革、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等。
上述几项改革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正确选择还是值得思考的。而选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提高资源配资效率,并增加金融市场稳定。
基于此,我认为,金融改革的最佳次序是:进行国内的金融改革,提升银行体系竞争力,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然后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推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最后是资本账户的进一步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目前,国内金融改革已经取得重要进展,银行体系竞争力显着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序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国际化也在稳步发展。
当然,要让金融改革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非金融领域的配套改革。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让国企在财务上有硬约束,并对资金价格敏感。
再次,我国金融改革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既是我国金融改革的底线,也是金融改革的目标之一。所以,在金融市场发生较大波动,特别是面临较大风险的时候,政府采取一些救济措施和临时手段是必要的,也是改革的题中之义。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最近国际金融市场发生新的波动,中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六七月份也发生异常波动,有关方面采取措施稳定市场,是为了防止风险的蔓延。现在可以说防范住了系统性金融风险。这样做不是要代替或削弱市场功能,这是国际通行的做法,也符合中国国情。
事实上,渐进式的改革总体方向是不断向前推进,但具体的一些措施可以有所调节。比如,在资本项目开放进程中,一旦出现境外大规模的套利资金流入流出,对我国经济和金融稳定产生较大影响时,仍然可以采取措施对现有的已经放开的资本账户重新进行管制,直到负面影响消失。
实施金融改革,维护金融稳定,仍然需要政府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不仅不能将金融改革与之对立起来,相反地这将有利于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当然,对李克强总理提出的金融改革“循序渐进”,也不能机械刻板地理解。我国的金融改革正在积极稳妥地进行之中,事实上难以始终遵循十分严格的顺序,一切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只是在金融改革推进过程中,我们应坚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稳步实施,同时充分考虑外部形势的变化,并对各种变化做好应对的准备。
天要下雨难以改变,但暴风雨到来之前,未雨绸缪是我们应该做的。
李克强总理达沃斯讲话要点摘录:
1、7%是个不容易的增长。这是在10万亿美元经济规模基础上所取得的增长,是高基数上的增长,这比过去增长两位数的绝对量还要大,这个速度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仍居前列。且中国经济结构在加快优化——服务业已占GDP的“半壁江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0%;
2、中国不是世界经济风险之源,而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之一。今年上半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是30%左右。
3、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正可谓“形有波动,势仍向好”。对经济短期波动,我们也不会掉以轻心。
4、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这不是空话。我们也正在采取必要的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措施。主要是缩小短期波幅,防止产生传导、放大效应。一旦出现滑出合理区间的迹象,我们将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这不是空话。
5、近几年,尽管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我们没有超发货币,没有搞大规模强刺激,主要依靠改革增强经济活力,既稳定了经济,也为下一步调控留下了空间。
6、金融改革方向不变。金融领域的改革总的是按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向继续推进,积极培育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同时继续加强和完善风险管理,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7、我们子弹还很多。我国居民储蓄率高,外汇储备多,有相当的金融总量。池子里的水已经很多,关键是怎么用好这池水,让它动起来、活起来,而且流向实体经济。
8、汇改。我们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目的是使人民币汇率形成更加市场化。同时,我们将继续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9、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时间表。我们将稳步实现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前不久,我们放开了境外央行类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下一步还将允许境外央行类机构直接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年底之前,还将建成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以利于人民币离岸市场更好地发展。
10、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我们利用外商投资总的政策不会变,具体政策会向更多吸引外资放宽更宽领域的方向变化。比如今年我们继续扩大外资投资的领域,限制类条目取消了50%
11、全球经济如何重回健康增长轨道。单靠量化宽松政策难以解决制约增长的结构性障碍,而且可能带来负外部效应,着眼点还是要放在做强实体经济上。
12、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我们愿意多从发达国家购买先进的技术和高端装备,愿意把它和中国的中端装备组合起来,以性价比好的优势适应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并且提供合理的融资支持。
中国经济到底还行不行?李克强五句话回应
在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中国经济的表现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的走向。中国怎么说、怎么做,牵动着世界经济的神经,国际上唱衰中国的声音近来也不绝于耳。
怎样看待中国及全球经济形势?如何应对A股异常波动?人民币贬值会引发货币战吗?全球期待中国总理的答案。
【疑问一】 中国经济还能增长吗?
李克强:“中国经济的确受到下行的压力。但中国的经济形势是形有波动,势仍向好;中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中国政府有能力有信心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解读】总是一些人担心中国经济不再增长,李克强的回答再次给予世界信心。一方面,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7%,这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另一方面,GDP的增长伴随着700万的新增就业,伴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环境的不断改善,这样的增长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疑问二】 中国经济未来靠什么增长?
李克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在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经济稳中趋稳,但稳中也有难。短期波动难免,但基本政策取向不会变。”
【解读】下一步靠什么来保持增长?总理说得非常明确,那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双创”,中国正在推进结构性改革,从而带来结构性调整,比如消费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60%,服务业比重接近50%。在结构性调整的过程中,一些短期指标波动难以避免,但不会影响经济的整体运行。
【疑问三】 稳市政策会妨碍金融改革吗?
李克强:“对股市采取措施是为了防范风险,这是国际通行做法;金融体制改革方向不会变、步伐不会停。”
【解读】中国6、7月间股票市场出现的异常波动引发了外界诸多猜测和疑虑。中国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稳定股市,目的主要是为了防范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蔓延,这样做既是国际通行做法,也符合中国国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会停滞。恰恰相反,中国仍将“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的方向”,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正如总理说的“方向不会变、步伐不会停”。
【疑问四】 中国的政府债务会引起大的风险吗?
李克强:“风险是可控的,因为债务率水平还是比较低的。”
【解读】李克强给出了三点解释,证明担心政府债务是“多虑”的:一是中央政府的债务不到GDP的20%。而IFM数据显示,美国2014年联邦政府债务是GDP的105.6%。二是地方政府债务中70%以上是投资性的、有回报的。第三,中国政府目前正在规范地方债务的发行,采取“开正门、堵后门”的原则,地方存量债可依法发行债券,但不能突破国务院限额;同时中央堵住后门,不会为地方债作担保。
【疑问五】 人民币贬值引发“货币战”?
李克强:“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有效汇率还是有比较大幅增长,中国是‘躺着也中枪’;人民币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更不愿看到‘货币战;中国不是世界经济风险之源。”
【解读】说人民币能保持基本稳定是有充足依据的。总理用事实进行了反驳,本届政府成立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经上升了15%,最近人民币汇率确实有微调,但这是因为许多其他国家的货币兑美元大幅下跌了。而针对中国成为国际经济风险之源的担忧也是没有必要的。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目前有比较充足的外汇储备,而且货物贸易的顺差还在增加,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中国和世界经济高度融合,真的发生了“货币战”对中国也是有害的。 中国不是世界经济风险之源。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