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攀“高”追“新”
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日前推出2016秋季新品——华米Amazfit运动手表。这款定位于专业运动手表的产品,采用全球第一款28纳米工艺制造的GPS芯片,在网上商城销售被粉丝们瞬间秒光。
据华米科技创始人兼CEO黄汪介绍,今年上半年,华米科技销售智能手环600多万只,产品销量和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0%。
华米科技只是合肥高新区诸多新兴产业中的一员。自2015年9月获批成立智能语音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依托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中国声谷”正迅速崛起。1-7月份,合肥高新区以智能语音与集成电路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增长47.4%。“"中国声谷"立足于打造中国第一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今年上半年又一批智能语音鼠标、智能跑步机等人工智能产品相继获得市场投资。”安徽省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祁东风说。
据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宋道军介绍,近年来,合肥市高新区不断强化创新驱动,力促产业布局高端化。今年上半年,合肥高新区绝大多数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增速更达到20%以上的增长。尤其以光伏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高达43.9%,高于合肥市30.1个百分点。
在经济发展攀“高”追“新”的背后,是合肥高新区长期致力建设“平台、服务、政策、金融、环境”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过去政产学研用"各拉各的车",科技成果转化费时费力。以中科大先研院为代表的三大高端协同创新平台,有利于用市场化办法发挥科教资源作用,强化知识创造和源头创新的研发优势,支撑战略性资源高速发展。”宋道军说。
作为全国首批科技服务业试点区域,合肥高新区在“政府—企业—科技服务机构”衔接的关键点上寻求突破。如将传统的资金后补助,转变为发行可兑现的有价电子凭证“合创券”,企业使用券在网上平台购买专利服务、技术检测、委托研发等各类科技服务,实现扶持政策前置。如出台“创九条”专项双创扶持政策,从闲置厂房改造、房租补贴、培训支持和天使基金参股等方面,重点支持众创空间和新型孵化器的引进和建设。
“华米科技创业团队是合肥高新区"创新贷"的第一家受益者,在科技局、合肥高新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创业团队获得了银行上千万的低息贷款,熬过了资金短缺的困难时期,才有了华米科技的今天。”黄汪说。
安徽朗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仅两个月的创业型公司。但说起合肥高新区的创新创业环境,董事长张朋有着说不完的话:“作为科技创业者,我们赶上了好机遇。正是这种一站化保姆式的优质服务,让我们有环境能够专心做好产品。在科技局、经贸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已经实现了从技术到产品及其服务的快速转化,其中无人机项目实现了新一代航拍无人机1.5万件产量、销售收入760万元,预计今年全年收入将达到1500万元。”
在安徽瀚海博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国兴看来,公司的高速发展同样离不开合肥高新区在吸引人才、创新金融、产业扶持等方面的创新政策。“公司成立于2013年,去年获得了合肥高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资金注入。如今研发的PD1单克隆抗体和PDL1抗体可以实现多种癌症的晚期治疗,具有完整知识产权。”
“好的金融环境,就是让有需要的企业能够快速拿到资金。”合肥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桂新生说,高新区围绕企业成长的全周期,通过政府增信,设计了覆盖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各类财政金融产品,如“创新贷”、“政保贷”、“税融通”等,精准激发双创活力,三年来惠及200余家企业,发放科技贷款6亿元。
对于合肥高新区的管理者们而言,每天想的便是如何吸引省内外、国内外顶尖人才到合肥来。如今,科教资源的红利正在这片创业热土上不断释放,该区万人拥有发明专利228件,技术合同成交额、知识产权授权数量等双创指标均领先全省,已形成了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公共安全等规模过百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创业团队获得了银行上千万的低息贷款,熬过了资金短缺的困难时期,才有了华米科技的今天。”黄汪说。
安徽朗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仅两个月的创业型公司。但说起合肥高新区的创新创业环境,董事长张朋有着说不完的话:“作为科技创业者,我们赶上了好机遇。正是这种一站化保姆式的优质服务,让我们有环境能够专心做好产品。在科技局、经贸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已经实现了从技术到产品及其服务的快速转化,其中无人机项目实现了新一代航拍无人机1.5万件产量、销售收入760万元,预计今年全年收入将达到1500万元。”
在安徽瀚海博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国兴看来,公司的高速发展同样离不开合肥高新区在吸引人才、创新金融、产业扶持等方面的创新政策。“公司成立于2013年,去年获得了合肥高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资金注入。如今研发的PD1单克隆抗体和PDL1抗体可以实现多种癌症的晚期治疗,具有完整知识产权。”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