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研报能不能走点心
10月17日早间,来自长江证券的一份研报就引起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这份研报对通策医疗点评称“启动旗舰中心口腔医院建设,全国网点覆盖进一步完善;三线业务齐头并进,打造三大线上线下业务平台,分别是辅助生殖的存济网络医院平台、三叶儿童口腔医院平台、牙齿正畸的隐秀云平台。” 或许是受到此份研报的影响,10月17日,在A股表现较为低迷的情况下,通策医疗股价收盘上涨8.02%,盘中还一度封于涨停,表现十分抢眼。17日晚间,针对这份研报的表述,通策医疗发布了一则澄清公告,指出“辅助生殖的存济网络医院平台”和“牙齿正畸的隐秀云平台”均非公司业务。 而就在今年的9月份,证监会刚刚针对研报中未审慎使用信息、数据测算过程不严谨、引用资料未标明来源等问题,对三家券商进行点名。 证监会提醒券商在展开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活动中,应严格遵守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证券研报发布前的质量控制和合规审查机制;同时,促进证券分析师应严守合规底线,遵循客观、审慎、专业等执业原则,不得将无法确认来源合法合规性的信息写入证券研报,不得将无法认定真实性的市场传言作为确定性研究结论的依据,在证券研报中引用他人著作、论文、研究成果及数据信息时,应当注明出处。 我们看到,近几年,券商的乌龙研报层出不穷,从知名的中国宝安(10.41 -1.23%,买入)“石墨矿”到宁波联合“被锑矿”等事件让业界见识了研报对市场的巨大影响力。 究其原因,是由于分析师没有对上市公司进行充分的调研,因此,离奇研报频发就不足为奇了。真正了解一家上市公司,不在企业待上几个月是不可能了解透彻的。但实际上,几乎没有哪家机构的研究员能够做到这样,更有甚者,很多研究员根本都没去公司调研,仅凭公告或网络资料就写出了研究报告,这样生产出来的研究报告的准确度自然不言而喻。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