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掩耳盗铃何时休
深港通就要来了,原本就不安分的“T+0”格外骚动得厉害,这是不奇怪的。奇怪的是原本不过借鸵鸟政策的掩护玩些掩耳盗铃游戏的“T+0”,竟然不仅招致媒体指责,也迎来监管的纷至沓来。一时之间,“T+0”反而成了当前市道欲振无力的替罪羊。此情此景,真叫人不知何从说起。 所谓变相“T+0”,实质是在A股“T+1”交易规则下的一种超短线策略,其核心的操盘手法就是“高抛低吸”。在先持有一定数量某只股票的前提下,当日该股开盘走低时再买进若干股,上涨后随即就卖出,这样在保持日内账面数量不变的条件下,相当于多做了一遍甚至几遍的“T+0”交易。反之亦然。这种做法,现在几乎可以说早已成为众所周知且你玩我玩大家都玩的小儿科。尽管不断传说有人因此而发了大财,可资查证的实例也许未必真的会有太多。对于大多数热衷于此道的散户来说,充其量至多不过是赚一些聊补无米之炊的小菜钱罢了。说穿了,鱼目混珠,无非也就是掩耳盗铃。 据有关媒体报道,这种变相“T+O”交易在某些机构尤其是私募基金的操作下,近期大有形成工厂化规模之势。不乏有这样一些拥有一百多名操盘手的“T+0”团队,挟近百亿的资金,以半程序化的方式对某些目标股票频繁地进行盘中“T+0”式的高抛低吸。尽管近期的A股交易犹如“一潭死水”,但“T+0”团队每天的收益率据说也可超过千分之一,有的年化收益卛甚至达到20%之多。这对于具有较大资金规模的基金而言显然已是颇为不错的收益,至于券商从中所多获取的交易手续费收入当然也就不在话下的了。不过,这种有关“T+0”高收益率的宣传不仅并非没有水分,而且,难免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在目前资产荒的背景下,一方面,某些“T+0”操盘手团队为了与青睐“T+0”交易策略的资金讨价还价或不免添加了一点自抬身价的因素,另一方面,个别机构和个人提供此类服务的性质无非借“T+0”之名,行“代客理财”之实,涉嫌非法开展证券活动。 俗话说,“苍蝇不盯无缝的蛋”。通过日内回转交易的方式进行“T+0”交易,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T+1”交易制度并非无缝可钻。特别是在像目前这种行情持续震荡且上下震荡空间有限的市道中,如果操作适宜,频繁的日内回转交易有时对投资者或不无一些获取小补的机会。但是,不能不看到,这种形式的“T+0”即使有一些可取之处,其有效性显然也是十分有限的。一旦遇到行情激变,就很容易T得进去而T不出来。对于这样的风险,大多数入市较早的投资者都不会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体验。 从证券监管的角度来看,向投资者警示“T+0”交易的市场风险,发现和查处利用“T+0”进行“代客理财”和操纵市场操纵股价活动的不法投机行为,无疑是必要的。不过,这并不等于可以简单地否定日内回转交易,更不要说随着沪港通、深港通开通越来越快地越走进香港市场接轨国际的“T+0”了。实际上,问题并不在于“T+O”,更不至于“T+0”回给市场带来什么风险或多大的风险,而是制度本身的公平不公平和合理不合理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