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应抛弃人民币贬值“恐惧症”
人民币除对美元汇率贬值之外,对绝大多数的非美货币仍表现强劲。同时,中国经济增速在全球排名第一,中国有大量经常项目的顺差,并有大量的外汇储备,这些都表明中国经济基本面不支持汇率长期大幅度贬值。 11月16日,美元指数盘中再次突破100关口,令人民币汇率继续承压。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592,逼近6.86关口,较上一个交易日下跌97个基点,为2008年8月19日以来最低水平,也是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连续第九日下调。 连续下跌的不仅仅是中间价,在岸和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也随之下调。在岸市场人民币汇率报6.8700,较上一个交易日下跌170个基点,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报6.8808,跌破6.88关口,较上一个交易日下跌80个基点,两岸汇差为108个基点。 笔者认为,人民币此轮贬值的原因在于国际外围金融市场的动荡导致避险情绪上升,进而推升美元,导致绝大多数的非美货币都承压,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出现调整,但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却保持基本稳定的态势,人民币并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因此,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无需恐惧。 人民币中间价从突破6.70关口到如今逼近6.86关口,仅用时一个半月。市场纷纷质疑此前机构所预判的6.85还是不是今年汇率的“铁底”。所谓“铁底”,即市场认为,监管层为人民币汇率不会跌破某一价位而适时进行市场干预。 但事实上,从今年10月1日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之后,人民币出现了一轮贬值趋势的情况下,央行似乎提高了容忍度,并未出现有市场干预的迹象。原因在于,自去年“8.11”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形成了由市场供求关系为主而决定的机制,该机制强调了波动、灵活性和提高容忍度,具体的价位其实对于监管层来说意义不大,监管层希望在汇率出现波动的情况下,更多的呈现出双向波动的态势。而市场关心的所谓人民币汇率跌破各个价位的“关口”,只是市场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假想的目标而已。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在对美元汇率贬值之外,人民币16日对一篮子货币均呈现上升的态势,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和英镑分别升值84个基点、519个基点和399个基点,升值幅度分别达0.11%、0.82%和0.46%。另外,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11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4.33,当周涨0.55。分析指出,几个月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保持着较小的波幅,显示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继续保持基本稳定。 笔者认为,由于市场的惯性思维,仅盯住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走势,忽视了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走势,只会进一步加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实际上,人民币除对美元汇率贬值之外,对绝大多数的非美货币仍表现强劲。同时,中国经济增速在全球排名第一,中国有大量经常项目的顺差,并有大量的外汇储备,这些都表明中国经济基本面不支持汇率长期大幅度贬值。 此外,目前来看,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成为短期国外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将使得人民币汇率短期继续承压,相信在未来美联储的加息靴子落地之后,美元利多出尽,也将出现调整,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也应得到缓解。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