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鹏:限购限贷能否拉住脱缰的房价?
这种“一放就热”、“一热就限”、“一限就冷”的“房地产纠结剧”还将持续到何时? 由于8月重点城市房价再度暴涨,政府重新举起了限购、限贷等调控的拳头,目标十分明确,就是给“已脱缰的房价”降温。不过,这一次主要是各地政府出手,中央并没有宣布全国性的调控措施。至10月8日,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昆山、苏州、厦门、济南、武汉、南昌等共22个城市出台楼市新政。 随着各地限购令出台、贷款收紧,多地房产成交量骤降。长江证券(12.15 +0.08%,买入)研报显示,10月第二周其覆盖的45个城市成交711.29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5.76%。有的城市堪称“断崖式下跌”。那么,房地产新政会长期执行下去吗?这种“一放就热”、“一热就限”、“一限就冷”的“房地产纠结剧”还将持续到何时? 笔者认为,高房价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迫不得已的选项”,躲是躲不开的。试图通过政策等人为手段控制房价,不仅难度相当大,而且可能酝酿更大风险。 很多人认为,高房价是投机资金使然,所以要收紧货币供应。其实不然,货币流向哪里,主要是受利益驱动。如果房地产价格上涨预期呈刚性,那么,货币供应紧也不能阻挡“趋利的货币”。货币政策不是推高房价的核心因素,而只是跟随因素。货币政策应着眼全社会供需平衡,如果只针对房地产行业施策,不仅会事倍功半,还会伤及房地产上下游产业。 导致房价长达20年上涨、近10年暴涨的核心原因有两个:一是保障房制度仍是短板。我国究竟建造多大比例的保障房才是适宜的,需要认真加以论证,但有一点是相对确定的——保障房比例偏低,且其分布不合理。不少城市把保障房建在“三不靠”的地方,把低收入人群“赶往”城市边缘,这样的政策是很不当的。调查发现,北京中心城区其实也存在大量的贫民窟式的低收入者聚居区。二是土地供应还没有做到市场化。地方政府靠掌控土地供应闸门维持房价只涨不跌,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要解决高房价和房价过快上涨问题,首先应当把影响市场供需的这两个突出矛盾解决掉。这两个基础性制度问题不解决,房地产市场可能会“永无宁日”。毫无疑问,过高的房价已导致社会资本过度流入房地产行业,不利于各大产业部类协调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加以疏导,将聚集于房地产行业的利润分流到相关上下游产业中去。而不应采取简单的打压政策。 对于衡量房价合理与否的标准问题,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把房价收入比作为衡量房价是否合理的常用标准,通常在3—6之间。也有专家提出房价涨幅高于CPI涨幅、低于GDP涨幅即为合理。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是纸上谈兵。由于我国房地产基础制度的不完善,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完全适用。目前需要测算我国不同地区所需保障房的大体合理比例。同时,要真情实意地满足这些需求。 建议尽快召开专家座谈会,倾听各方面专家的意见,把房价问题放在“经济制度整体设计”中去考虑,否则将一误再误。必须使住房回归到第一属性即居住属性,需要下决心恢复公租房制度,大力完善保障房制度。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