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总统宝座后 特朗普拿什么拯救美国经济?
特朗普赢了。他的胜利,与“破产的中产”的支持密不可分。他的支持者多数来自经济相对落后,在全球化进程中受损的地区。而这些选民投票支持特朗普的原因,是希望特朗普能改变经济政策,改善他们逐渐恶化的经济现状。 特朗普竞选时提出的经济政策,大致可以归结为几点:增加财政支出、减税、加息、加强贸易壁垒、鼓励产业资本回流美国、实行军事收缩节约军费、减少金融管制。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大致可以概括为“逆全球化”加基础设施建设。如果特朗普竞选时提出的经济观点落实为具体经济政策并付诸实施的话,美国将主动放弃“全球央行”、“全球银行”、“全球兵工厂”和“世界警察”的定位,试图退缩回孤立时代。届时,美国经济、全球经济甚至全球格局,必然发生天翻地覆的大调整,而调整的最终结果将难以预料。 因此,11月9日,特朗普当选,华尔街惊呆了。瞬间,美元暴跌,黄金暴涨。
一般来说,美元和黄金都是避险财产。不过,两者处于对立的状态。当美国经济要出问题的时候,黄金涨,美元跌。反之亦然。 不过,当选不久特朗普发表了措辞温和的演讲,美元、黄金形势逆转——很显然,特朗普演讲中透露的信息,让华尔街相信特朗普将不会采取激进的、对华尔街不利的经济政策,改变了华尔街对美国经济前景的看法。 目前,特朗普已经在医改问题和追究希拉里的问题上改变了态度,现实了充分的灵活性和务实的态度。 点击查看大图 一般来说,政治人物经常说归说,做归做。在进行鼓动宣传时往往为了充分发动群众而高调、激进,在实行具体政策时则往往结合实际情况而低调、务实。作为营销专家和商人的出身的特朗普,更是深谙此道。他应该深知,在三权分立的制度下,在强大的华尔街控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情况下,自己只能萧规曹随,顺势而为,至多是一个裱糊匠,做不了颠覆性的改革。 种种迹象显示,与竞选期间,猛烈抨击希拉里“一路向钱”不同,特朗普当选后权衡利弊,很可能即将(甚至已经)与华尔街达成了妥协,对竞选期间承诺的经济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 特朗普可能调整哪些政策,继续坚持哪些政策,自然成为多数人关心的问题。 与发展中国家争夺中低端产业得不偿失 对国人来说,最关心的自然是特朗普会不会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争夺中低端制造业。 如果特朗普及其智囊班子能够冷静考虑全球贸易现状的话,就会发现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争夺中低端产业注定得不偿失。 如果美国试图使用关税等手段排斥中国商品,那么就与当年英国为了保护土地贵族的利益,强行实施《谷物法》排斥欧洲的大陆的农产品(12.82 +1.58%,买入)的做法大同小异——最终,除了少数人能够在其中获得丰厚的利益,多数人都将承担高额生活成本的代价。不仅如此,其他国家必然对美国产品实施贸易制裁,极大影响美国的高端制造(爱基,净值,资讯)业产品(比如波音飞机)和农产品的出口。 亚当斯密和李嘉图都曾经分析过,在自由贸易环境中,劳动生产率高、资本充裕的国家会自然倾向于从事技术和资本集中的高端行业,劳动生产率低、资本不足的国家则会自然倾向于从事劳动力集中的中低端行业。要改变这种格局,必然使用关税、配额等贸易壁垒手段。 现在,全球中低端制造业的工艺水平都差不多。相比之下,东亚和东南亚的劳动力成本更便宜。且不说越南的劳动力成本,就是中国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或者华北钢铁企业的劳动力成本,都比美国的劳动力成本便宜。美国劳动者(不包括非法劳工)能在流水线上一天工作12小时,每月工作30天,每月拿500-800美元的工资吗?这样的工资,能维持他们的基本生活吗? 这种情况下,美国只能依靠进口产品增加关税和对本国制造业企业减税,使本国产品有竞争力。如此一来,难免会导致中、低端生活用品价格上涨和财政收入不确定。 有人提出,美国超市商品非常便宜,500-1000美元可以满足一家人每月最基本的生活。相比之下,人工服务的成本比较贵。美国超市消费品便宜的前提,是这些东西是中国以及越南等东南亚诸国生产的。服务贵的前提,是这些东西是美国人提供的。如果以美国的劳动力成本,生产各种中低端消费品,还能500-1000美元搞定一家人的每月最基本的生活吗?一般来说,生产端增加1元钱成本,销售终端可能增加4、5元钱售价。不难想象,如果美国劳动者生产中低端生活用品,必然推动美国国内物价全面上涨,导致物价和工资进入同步上涨的恶性循环。 理论上,只要有工作,生活品价格上涨,也不是个问题。但是,低端工作是鸡肋,劳动强度高,工资不高。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强度下,单位劳动者的总产量,以其生产的产品计算的话,相对固定。如果这些产品的售价不高,那么劳动者的工资必然不高。反过来,如果劳动者的工资上涨到能维持美国劳动者期待的中产的水平,那么由其生产的产品的终端价格上涨幅度必然让所有消费者大吃一惊。考虑到特朗普威胁使用45%的关税,那么最终中、低端消费品的通胀率可能不是1-2%,而可能是50-100%。 在全面涨价的过程中,越是低端的消费品,越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涨价幅度越高——因为这些产品中,劳动力成本上涨幅度相对总成本的比例越高。那种原先由境外低端制造业提供的低生活成本的现状,必然改变。那时,中低端劳动者的工资上涨幅度要超过物价,才能受益。但是,这并不容易。在大多数情况下,在物价全面上涨的过程中,大多数中低端劳动者的工资都很难“跑赢”CPI。届时,目前这种靠发展中国家提供廉价消费品,保证美国社会中下层基本生活,保持社会基本稳定的模式,将难以维持。 美国劳动者和中国劳动者同时生产粮食、飞机和服装,无疑前者的优势在粮食和客机,后者的优势在粗钢和服装。因此,才会有“衬衫换飞机”的贸易。目前,美国和多数国家之间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不在于各国贸易政策对美国不利,而在于美国不对各国(尤其是中国)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高端制造业产品,搞技术封锁,比如高性能CPU、高精度机床、军用发动机之类,导致美国高端制造业的潜在产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用关税和配额强行分化市场,就必然失去境外的市场。目前,许多国家的大量农田虽然有生产潜力,但因国际粮价被美国粮食压低,导致这些生产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如果美国对这些国家搞贸易战,必然促成这些国家农业的复兴。不难想象,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也在盼着美国与中国等国大打贸易战。 如果中美爆发贸易战,是否能增加美国中低端劳动者的就业不好说,一部分美国高端产业的劳动者必然要失业,一些美国农民也难免破产。 全球贸易体系下,具体一国的生产规模一是成本,二是市场。成本高,就谈不上市场。在所有人为所有人生产的经济循环中,没有对应的消费者,劳动就会滞销。现在的困难不是美国劳动者不愿意劳动,而是他们的潜在劳动生产率太高,美国政府从维护技术垄断和军事优势的角度出发,不愿意向相对落后的国家大量输出高端制造业产品。与此同时,其劳动力价格相比其他国家同类劳动力太贵,从事中低端行业成本太高,没有对应的市场。于是,这些劳动者的劳动力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导致这些劳动者的生产潜力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强行要求中低端制造业回归美国,是一种削足适履的行为。除非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接近甚至超越美国的水平,否则中低端产业回归美国,必然得不偿失。特朗普应该很清楚这一点。即使他没有想到,他的智囊团也会提醒他这一点。 大规模减税加基建财政压力山大 特朗普提出的大规模减税加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的方案,如果实施的话,必将使政府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 首先,与1930年代不同,今天的美国已经结束了工业化初期的城镇化时代,人口已经高度集中在东西海岸沿线的大城市。这些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备。城市之间的人员交通以航班为主,汽车为辅。货运交通以铁路为主,大型货车为辅。大宗商品运输,以水运为主,铁路为辅。相应的交通网络已经相对成型,所需要做的不是从无到有的大规模修建,而是修缮、更新和改扩建的修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发展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内陆交通建设,还有多大的空间,值得商榷。 其次,这些基础建设如果使用中国的钢铁和水泥等低端原材料,那么对美国的就业改善幅度有限,还会增加美国的贸易赤字。如果使用美国国产的钢铁和水泥,那么成本又会居高不下。 再进一步考虑,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注定是没有多少经济效益的——如果有足够的利润,民间早就投资了——这必然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所以,如果特朗普希望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增加就业,那么美国政府必将面临一大笔财政支出。如果选用中国钢铁和水泥,财政支出会更少一些,但是对改善美国本土就业的作用将大打折扣。 美国的军费开支稳步增长是大趋势,这必然进一步增加财政负担。 川普在竞选期间曾经提出:要建立稳固的互赢的美国盟友集团,美国不搞价值输出,美国政治止于国境线。因此,许多人认为川普当选后,美国可能重回两次大战之间的孤立主义时代,将大规模收缩军事范围,因此可以节约大量军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需要注意的是,政治人物在竞选期间提出的政策和理念往往是为了尽力满足各界的需求,争取各方面的选票。这些政策和理念之间,往往存在内部的深层次的矛盾。必须结合现实,对竞选承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那些认为美国会主动收缩势力范围的人忽视了川普在外交政策中提出首要原则——要坚守美国利益。事实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不像今天的美国,没有这么多海外既得权益需要保护。没有本国军队支持的境外权益是唐僧肉。 如果美军收缩,那么美国的海外权益怎么办?怎么保证海外投资不会被当地政府国有化?比如,当年联合果品公司的资产被古巴国有化。美军不控制全球大宗产品输出地,怎么确保全球继续使用美元作国际货币?华尔街怎么继续充当“全球银行”,在融资过程中获得或惊人的利润和权力?美国资本的战略是扩张,在更广泛的空间寻找更廉价劳动力和失业的资本,占有境外的资产,获得与之对应的利润。主动收缩势力范围,显然与资本的战略相违背,让大量的美国境外权益处于裸奔的风险下。 至于让盟友承担军费开支也不现实。首先,目前欧洲和日本的经济陷入困境,难以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 其次,如果欧洲和日本能够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那么欧洲和日本的军事实力必然扩张,欧洲和日本在军事同盟中的发言权必然增加,美国在现有军事同盟中一言九鼎的地位必然受损。涉及美国利益的关键时刻,美国将失去一锤定音、一意孤行的权力,难免被欧洲和日本掣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盟国完全可以采用财政手段制约美国的军事行动。那时美国将不能像今天一样独断专行,在采取涉及美国利益的军事行动前,美国必须与欧洲和日本讨价还价,要求给予必要的支持。为此,美国必须给盟国相应的甜头,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美国利益,甚至可能因为盟国的反对,导致美国的军事行动彻底搁浅。相应的权力必然对应相应的义务,美国既然希望拥有不可置疑的绝对武力使用权,就必然要承担与之相应的成本。 大规模收缩现有势力范围,必然大幅裁军削弱军方的权力。在美国国内存在反对势力,各地可能出现骚乱的时期,妥善处理与军方的关系,保证军队的忠诚,对川普来说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事实上,9月7日的电视演讲中,川普拿出的当选后的军事战略计划包括:扩张军队规模、增长军事预算、彻底打击IS。此前一天,88名美军退役将领在一封公开信中联署支持特朗普当选。这88人中涵盖了美国海陆空三军,其中包括了4位四星上将和14名中将。不难想象,退役高级将领支持川普的原因,与川普的军事战略计划密不可分。 不仅如此,川普曾经提出:美国需要增加军力,确保美国军力在全球的绝对优势,美国军人需要世界上最好的装备。他曾经批评,与1991年相比,美国空军缩水了1/3,而2017年的国防开支比2011年比又下降了25%。这意味着川普当选后,必然大幅增加的军事订单。这就是川普获得军企联合体和军工企业工人的支持的原因。 所以,川普当选后,美军主动收缩势力范围的可能性并不大,军费开支只会增加不会缩减,希望通过缩减军费开支,平衡新增的基础设施开支的思路,难以实现。 另一招是减税,但对刺激经济效果不大,在增加财政支出的时代,反而会进一步增加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总量。 在金融高度发达的时代,真正制约经济规模的不是对资本利得的税收,而是有限的市场。对社会上层减税,并不会增加投资,只会使上层手中拥有更多的闲钱,用于投机。如果我们没有忘记小布什任期内推动给美国社会上层减税,除了满足了其自身所处的阶级利益外,并没有达到刺激美国经济的目的的话,就不难理解这一点。 不过,从为了获得华尔街贵族的支持和特朗普及其家族的切身利益的角度来看,特朗普很可能会全力推动减税。何况,推动减税涉及的政治阻力,相比其他政策也小得多。 总体看,特朗普在竞选时提出的经济政策,类似南北战争结束以后,美国退出英国主导的全球市场时推行的经济政策,并借鉴了罗斯福新政期间的部分经济政策。 不过,今天的美国与南北战争之后的美国相比,有六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差异。 第一、美国当年可以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因为其他国家都需要美国的粮食,不能限制美国农产品进口。 第二、美国西部有大量土地有待开发,加利福尼亚的金矿还是处女矿,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为零。开发西部、开采金矿、发展基础设施可以吸引大量投资,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或者安置失业的社会底层。 第三、欧洲内乱、战争、工人运动不断,各国之间周期性陷入同盟、敌对、战争关系,英国国内已经完成工业化,大量资本和人口需要寻找相对稳定的投资领域,美国成为一片吸引投资和技术工人的净土。 第四、最关键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削弱了英法原有的工业优势。同时,新技术层出不穷,大量原有设备被淘汰,使美国经济长期保持在上升期。 第五、孤立主义时期,是美国劳动生产率提升,高端制造业等产业获得发展,追上英国劳动生产率的时期,而不是让美国中低端制造业复活,劳动生产率倒退的时期。 第六、因为吸收大量来自欧洲的投资,当时的美国相对欧洲负债累累。不过,一战期间,各国大量向美国举债,用于购买军用物资。于是,美国一次性还清债务,不仅如此,还获得了大量海外债权。 当时,美国大量吸收来自欧洲的资金和技术,迅速扩张领土,完成工业化,实现了从农业国和低端制造业国向发达工业国的进化。可谓时来天地皆同力。这些条件今天都不具备。现在回归孤立主义,美国很可能既要失去所有海外既得利益,又没有足够的投资空间和消化产品的市场,还可能刺激其国内物价大幅上涨,危害社会稳定,使本来已经危机四伏的社会迅速走向土崩瓦解。 与罗斯福新政相比,特朗普的政策也有巨大的差异:罗斯福试图对社会上层加税,尝试用增加的税收支付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底层劳动者的工资。与罗斯福相反,特朗普要给社会上层减税,那么他怎么支付底层劳动者工资?如果从社会中下层收税,或者印钞(发债、印钞也相当对中下层收税)支付工资,那么从总体和中长期看,社会贫富差距必然扩大,就业必然进一步下降,整体效果是减少就业而不是增加就业。 综合考虑,目前特朗普能做的,大约只有以下几项:大规模减税;对奥巴马的医改政策,做出适当调整;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修墙或加强管理;继续严惩非法移民;取消、调整或限制一些民主党时代,涉及种族、毒品和枪支的极端的不得人心的政策。 当然,这并不是说,特朗普不会施行他在竞选期间承诺的其他经济政策,而是说因为这些经济政策很难具体落实,特朗普最终很可能从务实的角度出发,在实施过程中对自己曾经承诺的经济政策的具体内容进行大规模的修改,通过偷梁换柱,使之有名无实,或者干脆闭口不提这些经济政策,让这些经济政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这样的选择,可以满足大多数在美华人的要求,却未必能满足那些选择特朗普的美国中下层劳动者的要求。 如果特朗普的大多数经济政策不能按照承诺实施,或者实施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他将如何向那些投票支持他的选民交代,让他们满意或者至少不要太失望,没有怨言,这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特朗普面临的难题。 画饼不能充饥,哄骗是只能在暂时安抚选民情绪。特朗普必须拿出实在有效的经济政策,增加就业,否则就难免成为跛鸭总统。这个难题目前看不到解决方案。于是,大家纷纷好奇,特朗普能不能像魔术师一样,从空无一物的帽子中变出兔子来。 金融战将成为最好选择? 一般来说,推动资本主义经济高潮增加就业大致几个选择:增加海外市场刺激出口,赤字经济刺激投资,财富再分配刺激消费,增加民间债务刺激消费和投资,领土扩张刺激投资,工业革命刺激投资,资本扩张刺激投资。 目前看,多数选择都不理想,施行这些经济政策的可能性不是没有,而是或者难度大,或者效果不理想,或者副作用大,或者各种缺点并存,或者可遇不可求:增加市场的难度和赤字经济的难度,在前面已经分析过;财富再分配显然难以获得华尔街的支持;放松金融管制,增加民间债务,很容易导致第二次次贷危机;美军已遍布全球,继续大规模扩张领土亦不现实。 每次工业革命,都是经济蓬勃发展,社会中下层生活迅速改善的时期。如果美国现在发生第四次工业革命,那么一切难题都迎刃而解。但是,特朗普似乎不想在这方面过多下力气。 考虑到互联网、新能源、生物技术、绿色经济、工业4.0,这些题材炒作了这么多年,虽然对生产力发展有推动作用,但是并没有出现类似当年蒸汽机替代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内燃机驱动的汽车、飞机替代马车、气球的革命性革新,就不难理解特朗普的选择。何况,工业革命需要基础科学出现飞跃性的突破,目前暂时看不到这样的突破。 考虑到美国的金融霸权,以及全球经济的现状,特朗普最终做出选择的,很可能是默许美联储诱发全球金融危机,让华尔街在其中获利,让社会中下层分一杯羹——与其在对美国不利的中低端制造业领域发动贸易战,不如在美国具有压倒性优势的领域发动金融战。 在金融全球化、美元成为世界货币的今天,在其他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时,美国必然可以获得相应的好处。不仅如此,美国完全有能力在其他国家制造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获得蓬勃发展。记性不太差的人应该记得,1997年亚洲金融(4.15 +0.00%)危机期间,亚洲经济哀鸿遍野,美国经济一片繁荣。 对华尔街来说,万事俱备只欠美联储继续加息的东风。对特朗普来说,默许美联储诱发这样的金融危机,毫无压力——他曾经批评美联储迟迟不肯加息维持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并曾经威胁要因此撤换在加息问题上犹豫不决的现任美联储出席耶伦。 现在,这样的金融危机已经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发生。随着美联储进一步加息,这样的危机必然愈演愈烈。 埃及镑跳水以后,美国金融资本完全可以长驱直入,廉价收购埃及资产,控制基础设施和各类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或者向埃及提供高息(甚至有附加政治条件的,比如强行要求埃及推行对美国金融资本有利的财政改革)贷款。 当然,保护华尔街的利益,还需要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负责印度洋、波斯湾和红海的第五舰队及负责地中海的六舰队发挥必要的作用。 华尔街有望在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之中,收割全世界,并且进一步巩固其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美国也将巩固其作为世界金字塔尖的霸主地位。 对特朗普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华尔街在海外获得巨大利益,美国的中下层也能这次世界范围的浩劫中,分到一些残羹冷饭。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