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风险投资研究 > 风险投资业欲营造第二春

风险投资业欲营造第二春

2011年01月10日 07:24
  数不清的网络公司倒闭破产,数不清的股权变成垃圾,数不清的投资化为泡影。风险投资公司自己也经历了巨大风险的考验。美国全国风险投资协会发表的报告说,去年上半年美国风险投资为234亿美元,比前年同期下降57%;第三季度投资额同比降幅更增大到73%,降至77亿美元。中国内地去年一年的风险投资总量大约只有5-6亿美元,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外资风险投资。因此,说中国内地风险投资公司整体处于冬眠期并不为过。
  朱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和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这无疑给了风险投资公司巨大的鼓舞。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要借此良机寻求新发展。
  应该说,我国发展风险投资还是具有一定基础的,但现实情况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少。
  风险投资需要摆脱困境
  "相当部分的风险投资公司都面临着生存问题。"一家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经理这样说。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在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破灭、创业板一拖再拖的双重打击之后,前期投资力度较大的一些风险投资公司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威胁。大量的现金转化为股权之后,却无法将其再度转化为现金,更不用谈增值。
  据估计,目前全国至少有上千亿的风险投资,大约有6000家风险投资公司,其中由政府出资、政府管理的风险投资占其中很大部分,也有一些风险投资基金实际上是以短期内获得高额收益的私募基金。其中,相当部分的风险投资公司目前正处于无力投资或者不敢投资的境地,因为再投下去,公司的钱包将很快见底。
  无奈之下,唯一的办法是继续向股东要钱,或者向老股东定向扩募,或者引入新的股东。但是,如果资金无法投资增值,那么寻找新的资金也只能是饮鸩止渴。因此,风险投资界正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继续投资,一来找不到好项目,二来找不到合适的退出渠道;如果不投资,又得承受股东方要求回报的压力。
  浙江某创投公司去年投了6个项目,投资总额3100万元,仅占其注册资金的五分之一左右。相比起有些公司4个月就投掉70%的资金来说,他们的投资活动是相当谨慎的。但是,他们的股东要求回报非常高,这无疑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
  后有股东,前无出路,一些风险投资公司只能寻求其它周期短、回报高的途径,依靠打新股甚至炒股票来获取回报。曾有报道指出,去年第三季度时,某地有12亿的风险资金入市,理论上可能间接带动至少30亿的银行资金入市。
  但这显然不符合"风险投资"的本意,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据报道,去年年中,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央行、证监会等五大部门曾组成调查小组,赴该地调查核实风险资金入市问题。在此压力下,风险投资的日子就更加雪上加霜。
  三大症结困扰风险投资
  曾经炙手可热的风险投资何以陷入如此困境?说起这个沉重的话题,几乎每个关心风险投资行业的人都能掏出一大堆的理由,其中,提起频率最高的有三大症结。
  第一大症结是公司体制不完善,导致管理人投资行为扭曲。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去年年底的一次研讨会上指出,政府出资、政府管理的风险投资模式,很难处理好管理人与风险投资基金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在项目选择和管理上往往出现偏差。早在80年代中期,当时的国家科委就设立了一个很大的风险投资公司,结果失败了。事实上,由于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带着"国有"色彩,甚至因此遭到了一些被投资对象的婉拒。江苏一家民营企业就对政府背景的江苏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送上门来的钱置之不理。此事听上去很荒谬,但企业也有自己的理由:政府的钱是国有资产,根据有关政策,国有资产转向境外交易必须经过许多繁琐的审批程序,因此,为了不给企业今后境外上市增加麻烦,他们宁可不要这笔钱。
  对于私募基金型的风险投资公司体制,吴敬琏指出,投资人对投资回报要求太过急切,把"高额回报"理解得太轻易了。这样,风险投资基金管理人就变得非常困难,项目很难选,容易导致失误。
  第二大症结在于投资方向过于集中和狭隘。原先对于风险投资的认识有个误区,人们总认为风险投资公司投的就是it行业、高科技行业。正是由于这种对高科技的盲目推崇,使得一大批风险投资公司在选择项目时往往不注重企业的真实前景,更多地追求"高科技"的概念,有人形容,前两年"说故事给人听就能找来钱"。而事实是,高科技并不仅仅意味着高成长、高收入,更多的时候意味着高风险。在故事破灭之后,风险投资公司也只能折戟沉沙。
  第三大症结在于退出渠道不畅通。创业板的难产是风险投资公司抱怨最多的话题,创业板不推出,剩下的退出渠道就只有三种:一是到海外市场上市,二是争取在内地主板市场上市,第三就是在收购兼并中将股权卖给其他投资者。在这三种方式中,最理想的是去海外上市,但难度也最大;上主板市场的难度也不小,而且还面临无法全流通的问题。
  剩下的途径就只有通过收购兼并。事实上,这也是风险投资退出的主渠道。在美国,拿到风险投资的企业只有20%能够最终上市,其余80%都是通过收购兼并实现退出。但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风险投资当初大量投资的是希望到创业板市场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股份在3年之内是不能转让的。因此,许多风险投资公司眼下只能"苦熬"。
  "现在是投资最好时机"
  总有勇士敢于在最危险的时候寻找战机。
  日前,台湾一家知名创业投资公司高层一行来到了浙江,他们正准备与浙江某大型民营企业一起,成立一家公司制的产业投资基金。
  这家曾经培育过61家上市公司的创业投资公司的总经理对祖国大陆的风险投资业显得兴趣浓厚。他认为,目前介入祖国大陆风险投资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经济前景看好,尤其在加入wto后,中国正逐渐成为国际资本投资的热点。而华东地区经济基础好,制造业发展迅速,"世界工厂"的轮廓正逐步显现。他以其在台湾的长期投资经验判断,华东地区将成为台湾电子制造厂商转移的重点,而祖国大陆的庞大市场和较低的人力成本将使这一行业得到迅速发展,投资该地区有增长潜力的企业将来获益匪浅,"即使不能上市,也可以分享企业成长的收益。"二是目前祖国大陆风险投资正处于低谷,正是"拣便宜"的好时候。"原先100万可能只能得到10%的股权,现在说不定可以得到40%。"他说。
  对于退出渠道问题,这位老总这么看。"就算创业板暂时有困难,但长远来看总会推出,而投资一个企业也是需要时间周期的,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年、十年,这样算来,创业板推出的时候说不定我们投资的公司正好进入成长期。如果等到创业板推出了以后再来投资就太晚了。"
  zero2ipo清科公司总裁倪正东指出,2002年很多外资风险投资公司都会进入中国内地。"从台湾进来的企业最近我看到好几个",他说。管理的资金达5.5亿美金的台湾普讯已经进入,汉世纪在北京、上海、西安都设立了分公司,他们都希望在祖国大陆有很大的作为。
  另一位内地内险投资公司总裁则认为,一些具有实质性发展前景的项目可以为风险投资带来较好的收益。他说,风险投资的判断标准并不在于项目是否属于高科技,企业是否具有成长性才是应该考虑的根本问题。美国的联邦快递公司从事全球快递业务,属于典型的传统企业,但却是风险投资成功的代表案例。因此,他表示,将把目标瞄准那些医药、化工、机械、电子产业中的好企业,它们应该拥有可应用的实用型技术,而不是短期内很难转化成具体产品的尖端技术。
  风险投资公司现在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事实如何,恐怕还有待时间检验。(完)

相关阅读:

·暂无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点我访问新系统
点我访问新系统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加盟代理 诚聘英才 常见问题 留言反馈 投资人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价目表 旧版栏目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