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连锁成为投资新热点 佳美口腔备受VC青睐
始创于2002年6月的如家酒店模式简单至极——在各大城市经营粉刷成温暖的黄颜色、大约有120个干净整洁房间的小酒店。最初接触的几家风险投资者中,没有人愿意给如家的创始人季琦投资。当时,风投的目光深埋在互联网行业,如家离风险投资者心中的投资项目相差太远,很多人都认为没有投资价值可言。
季琦还是找到了伯乐。IDG风投的合伙人章苏阳清楚地认识到,国内尚未起步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市场机遇在20世纪60年代已被美国证明。“人们有这方面的需求,市场上又稀缺,那就赌一把吧。”2006年,如家在美上市后,IDG的投资回报率达40倍以上。 章苏阳因此被认为是国内最早关注传统行业的投资家之一。除了如家,IDG投资的传统产业项目单上还有物美连锁超市、一茶一坐、康辉医疗等。物美连锁已在香港上市。 消费升级带来新机会 时隔仅5年,风险投资者已随着各成功案例的出现而转换在中国的投资,他们将目光留守在中国传统行业内。不止一个风险投资者点明消费连锁是他们的重中之重。小肥羊、一茶一坐等消费连锁企业纷纷获得融资。 ePlanet基金执行董事孙文海认为,中国市场与美国市场存在的差别在于,美国是技术驱动型的市场,企业只要有先进的技术,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中国是消费驱动型的市场,未必是最先进的技术,老百姓最需要的模式最容易获得成功。 我国的消费结构已全面升级,过去的生存型消费,转变为发展型消费和热衷时尚、运动、旅游、社交等的享受型消费。品牌连锁更能满足他们的消费要求,在变化中可能演绎更多新的消费概念,这就是机会。 德同投资主管合伙人邵俊认为,伴随着中国GDP的高速增长、城市化的加速、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不止IDG一家风险投资看到和中国消费升级相关的产品与服务这座大金矿。 “并不是所有产业都可以做连锁经营。”北京方圆润智营销策划公司首席咨询策划顾问刘永炬告诉记者,“连锁经营首先应考虑产品或服务要和大众消费接轨,具有全年消费市场,才能在全国普遍生存下来。然后考虑如何根据各地域消费者特点来契合需求,对其产品和服务再改善,才能对消费者形成长期黏性。” 除了初创企业,中国老字号企业同仁堂、张一元、吴裕泰和内联升企业也打出连锁经营的口号。在采访中,他们也透露出有融资需求,但目前尚没有投资人士看中。 连锁是把双刃剑 在我们看到连锁经营的好处时,也应清楚认识到连锁是把双刃剑。“一荣皆荣,一损俱损”是连锁的特点。金字招牌可以换来更多更稳定的拥护群,但一旦品牌中一两家店面里出现质量或服务问题,该品牌的美誉度将大打折扣,甚至有企业为之断送前程。之前满街飘香的土掉渣烧饼,买者络绎不绝,但当爆出质量问题后不到2个月时间,就在北京城绝迹。 在采访中,我发现更多成气候的连锁经营企业都喜欢做直投店,而不是加盟店。因为很多加盟店只是使用该品牌和管理经验,并不受总部控制,这样品牌建设的风险大大提高,有可能出现损害品牌形象问题,从而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得不偿失的做法,让更看重长远发展的企业不敢尝试。 很多小公司在刚经营一两家直营店后就开始在全国招揽加盟商,但是这些所谓的连锁企业并不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价值,且系统管理和销售经验尚浅,不能作为成熟的品牌推出市场,加盟这样的企业往往风险很高。 餐饮连锁排队上市 简单的吃吃喝喝,就是一个想象力无限、没有饱和点的市场。比起其它传统行业少得可怜的利润和互联网行业不值钱的大泡沫,餐饮行业50%以上的纯利足以吊起风险投资者的胃口。 6月13日,火锅连锁店重庆小天鹅宣布,已获红杉中国和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AI)联合投资,总金额在2000万~2500万美元之间。未来3~5年内,重庆小天鹅计划在国内外新开直营店150家,连锁加盟店200家,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并在2010年在香港上市。 重庆小天鹅是中国火锅业第二起大规模引进海外风险投资案例。2006年7月,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与欧洲最大的投资机构3i集团及知名投资机构普凯基金结盟,引进2500万美元,小肥羊所定下的上市预期时间是2008年。 2006年,中国100家重点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832.12亿元,同比增长24.4%。原来对资本市场兴趣不高的国内餐饮企业已纷纷产生上市冲动。 商务部发布的《2006年度全国重点餐饮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就透露,全聚德、小肥羊、谭鱼头等3家企业正在积极筹备上市。业界传闻,计划今明两年赴香港或其它境外市场上市的国内餐饮企业不下10家。 但是,餐饮行业在扩大成集团化管理时,大家都开始手忙脚乱。 “一面是业绩和市场份额的攀升,一面是餐饮业暗地里刮骨疗伤。在标准店和形象店开出以后,所有的人、所有的领导者都在直营还是加盟的策略中,犹豫不定。”一位业界人士向记者表示。 事实上,在自营和加盟这两种不同的经营模式及形形色色的经营难题面前,越来越多的餐饮巨头或多或少都面临“长大的困境”。在大肆招兵买马圈地之后,资源整合所占用的庞大现金流、服务以及生产标准化的研发、人员管理培训、黄金店面日益稀缺所带来的租金成本飙升,现代管理体制相对薄弱的餐饮巨头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进入扩张期,餐饮连锁企业必须考虑战略变革所带来的整个管理体系上的变革,并为此做好准备。”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唐华表示,盲目扩张是导致餐饮连锁企业猝死的最大杀手。 产品研发、口味测试以及物流配送同样是一项费时费力的麻烦事。比如,永和大王为了推出牛肉蔬菜饭,营养专家至少对50种大米进行测试,以确定哪种大米的外观和味道最好;一茶一坐将中式餐饮专业化、简单化、连锁化的研发费用每年都高达100多万美元。 巨大的竞争成本和研发压力,显而易见。在心急如焚、口味挑剔的食客和不断攀升的物业成本面前,左右为难的餐饮业需要找到喘息和思考的机会。 医疗连锁化加速 别以为风险资本的眼中只有互联网和高科技,连锁医疗是他们争夺的又一个新领地。 2006年2月,佳美口腔董事长刘佳的桌面上开始拥挤,瑞信、花旗、凯雷、3i集团欲与之合作的建议书纷至沓来,行文谦逊有礼。 “我不喜欢看英文。”刘佳的话一放出来,瑞信的22人投行团队就连夜为他赶制出一本中文版建议书。这个从未和资本市场沾边的中国小老板心里一边嘀咕,一边也真实地感到自己的份量。 刘佳做的品牌叫“佳美口腔”,当时佳美口腔以33家的数量,雄踞民营口腔连锁医疗机构榜首,第二名的规模不及佳美一半多。 4个月前,刘佳还在犯愁如何才能避免在那些满口专业术语的风险投资家们面前出糗,为搞不懂如何评估“市盈率”而挠头。现在,刘佳认为自己的难题是如何取舍:“放弃谁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佳美目前的模式以及市场前景足够好。”这是佳美口腔得到多个投资者青睐的原因。 “医疗改革至今难以让各方满意,而人们的健康医疗消费需求却在不断增加。”兰馨亚洲投资集团副总裁温郁认为,医疗领域存在巨大的投资机会。“兰馨亚洲三期”基金规模超过1.8亿美元,已经锁定投资于中国具有高进入门槛并有高增长潜力的消费行业及服务行业。医疗服务划为首选。 目前,中国居民的医疗保健消费占GDP的比重,由2002年的2.5%上升到2005年的8%。 “连锁化经营是中国今后医疗服务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清科的陈新华对该行业研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风险投资者更青睐专科医疗连锁的模式,相较于综合性医院更大的投资风险,专科医疗连锁风险较低,其进入门槛较高、收益高,易复制的特性让VC们相信,企业可以很快形成规模优势。 目前,国内的品牌医疗健康连锁企业屈指可数。这是中国特有的政策环境造成的。 首先,虽然中国政府在城市社区医疗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政策十分清晰,但对专科医疗和高端医疗方面的政策仍不明确,对不了解卫生行业的投资者,存有一定的政策风险。 从资本风险看,如果只运作小型医疗机构,较小资金投入还可以接受,因为运作中型以上的综合性医院,投资动辄几千万元,后续投入还要不断增加,而医疗机构属长线投资,市场回报无法短期看到。 中国的医疗人力资源市场还存在特有现象。大量既有学历又有能力的优秀卫生技术人才被国字号医疗机构占有,国家也不能给予民营医疗机构正确认识政策方面应有的支持。如果不能招募到大量优秀的卫生专业人才,民营医疗机构的申请、运作都是非常困难的。 从企业方盈利和品牌建设上看,相对其它行业,医疗机构的难度更大。品牌形成需要比其它行业更漫长的过程。目前医疗市场鱼龙混杂,能否在特殊环境中竖立良好品牌至关重要。 很多家医疗连锁服务机构在发展中没有保护好品牌,结果“卡死”在路上。比如,北京永康齿科,盲目做加盟,结果加盟商为了私利以次充好,严重打击企业品牌价值。 相对餐饮和休闲娱乐类企业来说,医疗连锁行业进入门槛抬高很多,面对的困难也高很多。正因为这样,中国国内品牌医疗健康连锁企业少之又少,发展成功的企业更稀缺。值得注意的是,已经获得融资的佳美口腔和慈铭体检都属于医疗风险低、有市场的医疗服务连锁企业,更能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 随着中国中产阶级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人更注重身体健康。在此基础上,中国医疗人均支出大幅增长,医疗服务业也将处于优势地位。 休闲健身连锁渐引侧目 “预计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后,消费能力会加速释放,中国的体育产业将进入到黄金时期。” 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会长魏纪中向记者介绍,目前全球体育产业的年产值高达4000多亿美元,并且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中国的体育产业总量目前仅有数百亿元人民币。产业发展需要有相应规模的消费群体,现阶段中国体育的消费需要和能力仍处于积累阶段,随时蓄势待发。 对比国外数据,截至2001年底,美国6岁以上人口为2.5亿,健身俱乐部会员数为3377万,占到13.5%。1987年,美国健身俱乐部会员数为1730万,到 2002年底时,会员数翻了一番,达3628万。1987年,美国的会员中有31%是高频率使用者(每年使用100天以上);2001年,则有41%是高频率使用者。高频率者的总数在此期间增长850万:从530万增长到1390万。 在英国,俱乐部会员数从1996年的150万增长到2002年的440万;在德国,会员数从1995年的330万增长到2002年的540万。 在弹丸之地香港,每百人中有3人是健身俱乐部会员。中国的健身行业起步较晚,目前尚无确切数据可循。通过对中国健身市场的分析和国外健身市场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市场的未来潜力。全面健身意识的提高有助于带动该产业的蓬勃兴旺。 在美国,中大型健身俱乐部有2万多家,而中国仅有1000多家。目前中国市场的不饱和状态为健身俱乐部运营商提供优良的机遇。 机遇背后也有风险。体育产业投入较高,青鸟健身的一个店面投入达5000万元,中端健身场所即便降低也不是一般投资者能承受的,回收期相对较慢。消费人群也受年龄、收入等客观限制,所以其发展并没有想象中的红火,毕竟动辄几千元的年费不是很多人有能力消费的。中小城市的消费水平更低,其发展也更加缓慢。很多人认为,该产业不具有大众参与性,但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对生活追求理念的提高,健身保健将进入寻常百姓生活。 相关阅读:
|
|||||||||||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