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目前,是中国本土创投发展的最好时期。因为金融危机,中国本土创投企业发展的机会多了,而欧美的创投企业自顾不暇。不过给我们的创投发展时间并不是太长,等他们回来这个市场就不一样了。”
上周末,由《浙商》杂志主办,以民营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为主题的浙商创投论坛暨创投实战型学习班启动仪式在杭州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论坛上建言:浙商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做大创投业。
浙商二代钟情创投
近年来,“创投”这个名词越来越被浙商所关注。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浙商参与到创投当中来。特别是年轻的一代浙商,他们更希望进行资本方面的投资和运作,更快地做大做强。
这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浙江传统的制造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很多浙商二代都觉得父辈们做实业太辛苦,因此都不愿意走父辈的老路,于是创投成了他们的选择。记者了解到,前来参加这次论坛的人都是浙商二代。一位从诸暨赶来的浙商二代告诉记者,他父亲在当地从事建材行业,他这次过来就是学习一下创投方面的知识。“企业要转型升级,创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浙江华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宗佩民说,正是由于众多浙商资本的进入,2009年成了创投行业的一个分水岭。这一年开始,国内的创投机构转向了以本土民营为主;创业投资的资本规模也迅速扩大,资本规模主流从当初的亿元以内变成目前10亿元;创投企业从原来的传统型企业的投资,已经迁移到真正的风险创业型投资,新的技术、新的模式。
创投处于“战国时期”
虽然,目前是中国本土创投发展的最佳时期,但整个行业依然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巴曙松认为,现在本土创投大发展,并不是因为我们做得有多好,而是因为欧美创投自己犯错。
巴曙松给在座的算了一笔账:目前在中国的930万户企业当中,能够达到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标准的至少有2万户。而中国的资本市场搞了这么多年,才有1600家左右上市公司。这相当于2万家里面的10%。按照这一速度,上4000家,就是20%的概念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对于以上市为主要退出机制的创投来说,这是一个很严酷的现实。“怎样保证你是在这20%里面,而不是在那80%里面呢?”巴曙松的问题让很多人备感压力。他说,在危机时期,过去花旗、汇丰的业务自动到了本土创投机构。但是危机之后这些欧美创投资金总会杀回来的,因此,本土创投最终的成功还是要靠我们研究判断的实力。
巴曙松估计,等到欧美这些大的投行慢慢缓过这个劲,竞争又会非常激烈。最多两三年的时间是给本土创投布局的机会。
道理很简单,在相当长的时机内,欧美会保持一个非常低的利率环境,低利率环境就是资金便宜,这些欧美的资金就会到全世界找机会。到目前为止,PE在上市之前入股,上市之后退出,盈利的空间在发达市场是15%,像中国这么高的盈利空间,在全球来说是罕见的。
欧美创投机构不可能放弃这个市场。因此,巴曙松建议,现在浙商要做的是,趁外资还没有缓过劲来,抓住目前这一很重要的本土创投布局的时间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