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这位在不到20年间打造了中国第一快递品牌“顺丰”、却始终只留给他人一个背影的神秘老板让一切似乎无迹可寻。他的商业帝国版图到底有多大呢?
今年10月开始,深圳街头陆续出现了20多家名为“SF顺丰”的便利店。这一则新闻,让大部分的人心头一震,一直以来顺丰给人的印象仅仅是身背大包、行色匆匆的年轻快递员。可是,这一个消息或许能改变些什么。
深圳7-11便利店的广东赛壹便利店有限公司证实,顺丰与深圳的100多家7-11门店从10月16日起开始合作,顺丰授权后者为快件业务代办点。而后,关于顺丰涉足便利店的消息纷至沓来—顺丰与广州8字连锁店的48家门店展开合作,华润万家超市、百里臣便利店、百里汇便利店也在可能合作的名单上,甚至有接近顺丰高层的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顺丰自营便利店连锁的计划规模是1000家。
对于跨界经营,现在不是没有先例,对于现今顺丰的现金流做这个项目也不是很大的压力,可是这个有望成为中国版联邦快递的快递大佬向零售终端渗透的背后逻辑是什么?这或许应该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便利店的“一站式服务”理念在追求高效率和优质服务的当下正在成为趋势,复合型便利店本身则将成为一个商业区或居民社区网络的神经元。既然已经搭建起比较完善的配送网络,那么何不把它的价值最大化——能送快件,为什么不能送牛奶、报纸、新鲜蔬菜和水果,乃至任何消费者需要的商品?
当便利店布点足够密集,比如从任何一地步行不超过一百米就有一家的时候,将送货到点变为送货到店、由顾客自取的市场空间就出来了。最后一百米配送和取件人等待时间等成本节约下来则可以价格优惠的方式回馈给顾客。
顺丰正是这么做的。通过顺丰便利店半自助寄件,同城件及省内件首重便宜2元,省外航空件首重便宜3至7元,续重还有进一步的优惠。便利店24小时经营也让消费者寄件、取件更为方便和灵活。当消费者一个电话就让送货员满街跑的习惯被改变,顺丰的快递业务将很快受益。
从此现今的国内市场来看,我们或许可以对这个商业帝国的下一步做个简单的认知:
首先是大大减轻人力成本和雇工难的压力,缓解近年来中国快递行业普遍面临的微利甚至负利的现状;同时也能突破人力短缺形成的业务量瓶颈,解决在扩大收件业务量的同时降低成本的难题。“收件点是为了方便来取件、寄件的客户,所有业务还是以快递为中心。”顺丰速运品牌管理总监霍晓宁说。
待顺丰便利店的固定客流量壮大,零售业务和缴费、寄卖等其它增值业务也就容易开展了,并能与快递业务形成互相促进的效应。与7-11等成熟便利店合作,则可以省去培养客流这个环节,直接共享便利店的客户资源。一位分析师则表示,顺丰与便利店合作快件业务,便利店会分走8%左右的利润。不甘心利润被分食以及与便利店谈判时利益取舍难以达成一致,可能是顺丰决定自建便利店的原因之一。
优势在于,作为国内最大的快递企业,顺丰手中掌握了海量的配送数据,这将为其分析消费者习惯和选址赢得他人难以企及的优势。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培育期、客流量达到可观的情况下,从日常消耗量大、且易于运输和储存的饮料等商品品类入手,可最大化地降低亏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