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出现淘金良机
创业板指数在4月23日和4月24日两个交易日连续下跌之后,终于在4月25日出现企稳迹象,上涨0.15%,不过成交量还在萎缩,后期能否真正止跌,态势并不明朗。 在创业板指数变化的背后,最直接的因素是创业板退市制度,更深层的因素是创业板中的一些企业没有能够交出靓丽的业绩,其高成长性受到质疑。如果说创业板“挤泡沫”的进程已经启动,那么在这轮杀跌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名副其实的高成长公司由于板块效应被错杀,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也是一个“淘金”的机会。 长期以来,A股中的“僵尸”公司死而不退的情况广受投资者诟病。数据显示,自2001年4月PT水仙被终止上市后,10余年间沪深两市因连续亏损而“退市”的上市公司不足50家。按照目前两市近2400家上市公司总数计算,比例仅为2%。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不支持借壳重组的政策意图落到了实处,这意味着退市的通道已经在创业板实实在在地打开了。 比如,《规则》中暂停上市公司申请恢复上市的条件要求,公司在暂停上市期间主营业务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并具有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另外,《规则》对公司申请恢复上市过程中补充材料的期限作出明确限制,要求必须在三十个交易日内提供补充材料,期限届满后,深交所将不再受理新增材料的申请。 尽管有业内人士提出,《规则》还不够严厉,借壳上市之门并未封死,但创业板投资者和创业板公司却明显感受到了寒意。一位市场人士称,在当前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比大企业还要大,业绩波动会更为剧烈,这一政策直接导致创业板估值水平的回落。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创业板公司中有306家披露业绩预告,其中预增的仅有41家,首次出现亏损的有13家。有些公司在投资者眼中甚至已经成为退市“地雷股”。 当业绩难以支撑股价的时候,创业板指数下滑必然显现,而整体估值中枢的下移则需要政策的导火索,在此过程中,一些绩优股难免感到冤枉。一家去年业绩和今年一季度业绩都暴增的上市公司负责人说:“真看不懂股价为什么会下滑,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啊。” 大浪淘沙始现金,这类公司其实不必感到委屈,要真正证明自己被错杀,恐怕还得持续交出优秀的业绩报告,等待投资者终于发现当初卖错了好股票。我们也相信,在创业板中,并不是所有的股票都存在泡沫,即使存在,不同公司的泡沫大小并不一致,这需要投资者用火眼金睛进行甄别,或许可以从中抓住“淘金”的机会。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