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公司知识产权薄弱-1
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实际状况与我国创业板市场设定战略目标差距较大。某些公司在无形资产方面先天不足,造成收益能力下降。 中国的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财务门槛比较低,但是知识产权的门槛决不能也低,从某种意义上讲还要高标准、严要求,这样才能培育出优秀的公司,才能保证创业板的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现状表明:为创业板上市公司设立无形资产必要准入标准迫在眉睫。 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实际状况与我国创业板市场设定战略目标差距较大。2011年发行的创业板公司股票相当一部分已经跌破发行价。某些公司在无形资产方面先天不足,造成收益能力下降。 创业板上市公司出现的种种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关无形资产的必要准入标准。财务门槛比较低的创业板公司,要在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方面高标准、严要求,才能保证创业板的市场健康发展。 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现状表明:为创业板上市公司设立无形资产必要准入标准迫在眉睫。 创业板公司知识产权状况堪忧 创业板是针对中小型公司、新兴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证券市场。我国开设创业板上市公司,其目的是“促进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的发展”。我们期待着通过创业板能够培育中国的“小英特尔”、“小微软”、“小高通”。但目前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实际状况,与我们设定的战略目标差距较大。到2011年12月30日,创业板上市的281家公司中,破发的股票为180只,破发率高达64.10%。 高成长性和高科技含量,本来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标志和特色。但现实中,创业板“两高”特征没有显现,却显现出“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资本超募发行价高”的三高特征。 与此同时,创业板公司出现的一些典型案例却引人深思: 出现了因为专利信息披露不实,发行后没有上市而倒在了上市前夜的公司苏州恒久(300060,股吧)公司。 出现了没有注册商标的公司。世纪鼎利(300050,股吧)公司竟然到2010年1月份上市时还没有注册商标。 相当一批公司上市前突击申请专利。有的公司成立了10余年根本没有申请过专利,只是为了上市,才申请专利,貌似“高科技”。比较典型的是某能源公司一天申请19项专利,其中18项是外观专利,1项是发明专利,发明人居然都是董事长一个人。很难想象此类公司会有含金量高的专利技术,更难想象该公司会有健全的研发团队。 一些公司厂商名称存在严重问题。如国民技术(300077,股吧)股份有限公司,“国民”是通用名词,二字豪无显著性。竟然出现了两个名为“瑞丰”的公司,同日发行并且同日上市。还有山东美晨科技(300237,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后不久就因为商标和厂商名称涉嫌侵权,遭到了来自广东美晨集团的起诉。 如此种种问题,说明了许多创业板公司在无形资产方面先天不足,这是造成收益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以上所提及的公司绝大部分都跌破了发行价。 “两高六新”也好,战略新兴产业也好,必须要有以知识产权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支撑,否则不具有核心竞争力,难以有持续的收益来源。无形资产资源方面先天不足的公司,无形资产管理与经营有缺陷的公司,其收益将难以持续,其股票价格跌破发行价是必然的。 创业板上市缺乏无形资产准入标准 创业板上市公司出现的种种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这也反映了我们在创业板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必要准入标准制度方面有缺失。 虽然证监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四条第三款明确规定:“发行人应当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不存在下列情形:……发行人在用的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产或者技术的取得或者使用存在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但这仅是一个原则,却没有具体的标准。 本款中的关键词是“在用的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产或者技术的取得或者使用存在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在用的”其前提条件是要“拥有”,而后才是“使用”。如果不拥有“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产”这个前提,其风险就更大。 我们目前的制度中还没有明确规定这个更大的风险,即:不拥有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产的法律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 |
相关阅读: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当前页:1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