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充斥投融资行业,超八成融资被骗-1
作为一家拥有两项专利技术的民营新型环保企业老总,吴春明(化名)这几天很郁闷。 吴春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们的产品一上市,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订单纷至沓来。但由于企业近几年来在技术研发上投入较大,加上企业要上新的生产线、厂房扩建和缺乏生产流动资金等,让企业的自有资金显得十分紧张。为满足市场要求,董事会决定引入新的投资者。吴春明相信,以公司现有的情况,不愁找不到“金龟婿”。 两个月前,自称是一家投资公司“投资经理”的钟某找到了吴春明,声称他们了解企业,企业的情况也符合投资公司的投资标准,只是希望公司能够提交一份正式的商业计划书以供投资决策使用。“由于他们是通过朋友介绍来的,谈的又非常诚恳,我们很快就达成了一致。商业计划书也由他们协助完成了。”吴春明介绍说,一个月前,钟某又告诉吴春明,他们已经初步决定投资该企业,但是企业需要提供正式的评估报告,并且只接受他们认可的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 这样,吴春明先后支付了商业计划制作费用和评估费用近50万元。但就在不久前,钟某电话通知吴春明,经过慎重研究,投资公司决定不投资他们的企业了。吴春明说,这时他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一方面渴望投资人的投资,一方面又对投资人极其反感,投资服务的不到位甚至欺骗行为的屡屡发生,已经给中小企业融资市场造成了恶劣影响。”6月24日,新能源与制造企业多渠道融资国际论坛在京举行。作为惟一一家“国字号”的专业投融资服务机构,富融国际权益资本交易平台总经理张阁在论坛上如是说。 在论坛上,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中心主任刘俊生也表达了对中小企业投融资市场的担忧:“由于交易标的不标准、交易过程不规范、交易操作不统一,加上投资人身份难以确认、投资项目信息真实性不能保证等诚信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投融资效率,阻碍了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投资中介70%是骗子” 据中国电子商务中心主任刘俊生介绍,随着产业发展国际化,投融资与资本经营已成为企业发展与盈利的新渠道,企业对投融资专业服务的需求正变得日趋旺盛。据统计,在中国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80%有明确的融资或投资需求。 富融国际权益资本交易平台总经理张阁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近两三年来,企业的需求促进了投资中介机构的快速发展,使之逐渐成为市场的主要力量,但同时也诞生了很多骗子公司,给有投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带来了伤害,就我们目前接触到的投资中介公司看,70%是骗子公司。” 曾经有过一次“上当”经历的某公司总经理张博(化名)现在每天仍然会接到十几个投资公司的电话,这让他十分反感,他说,“银行融资门槛比较高,所以急需资金的我们一般会参加一些洽谈会或者通过朋友介绍来找投资人,也有投资人通过当地的协会、招商机构、中小企业局或者直接电话找到我们。但我真的是怕了,我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也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让我放心的投资机构。” 吴春明、张博们似乎并不是上当受骗的个例。张阁表示,他每个月都要和30家左右的企业进行交流,其中80%以上的企业告诉他曾经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最多的被骗200万,最少的也被骗了10多万。” “有些机构本身就是以骗人为目的的,他们会设下圈套让你钻。比如,先说不收费以吸引企业;接着要求企业做《商业计划书》,收一部分钱;再接着是要出考察费、调研费、接待费;然后说快要投资了,要求到指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交评估费;最后找个理由说不投资。而企业本身对融资的迫切性以及对融资的不了解,都给了他们可乘之机。”张阁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很多项目方上当受骗后还会继续上当,有的融资融了几年甚至十几年,本来资产情况还不错,结果被骗得几乎破产。 “骗子公司一般都具备几个特点。”张阁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首先这些骗子公司以外资名义的居多,甚至挂某著名公司中国代表处的牌子;二是到企业融资一般都让企业先掏费;三是大都没有通过正规的渠道下去;四是对企业过分热情。就像原来那些卖保险的业务员一样。” “80%的企业有投融资需求,却有95%的企业并不懂得怎样去投融资。所谓隔行如隔山,正是因为企业不懂投融资这一行,所以才会走很多弯路,也让骗子公司容易得逞。”张阁告诉《中国经济周刊》,“骗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不会在合同里面留下不利于自己的条款。” 中小企业投融资市场的现状是:企业有很好的项目,但是不知道和谁去要钱;众多的投资公司也希望找到好的投资项目,但是大部分企业都不符合他们的要求。据张阁介绍,一次洽谈会上可能有80家企业来寻求投资商,可是当场就会有60家被直接否定掉。企业家和投资商之间对投融资的理解不同,造成了他们之间合作的成功率大打折扣。 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融到资。博观资本的合伙人黄洁表示:“不盈利的企业我们肯定是不会投的。所以早期的企业我们很少做,只有企业在扩展期和发展期,有了一定的业绩和商业模式,投资人投资进去就能发展的,才是我们愿意投资的。” 艾信投资的执行合伙人李利凯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早期的企业大都是同学、朋友合伙,“对这些项目投资人是不愿意进去的,因为这意味着100%的风险。” |
相关阅读: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当前页:1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