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第一批操盘手的神秘面纱-6
在一次小范围的聚会中,汤司令与吕梁争论起来。吕梁志在长远,着力将庄股打造成一种只涨不跌的财务工具,用融来的资金反过来发展公司实业,让公司优质业绩逐步匹配上只涨不跌的股价;而汤司令不想那么多,他对中国经济的制度环境充满恐惧,一方面他要利用资本市场的制度缺陷和缝隙谋利,另一方面又对谋到的巨额财富随时可能被制度因素消灭殆尽而高度敏感。其实这是中国最早几批富人的共同矛盾心态。他们的“原罪”源于制度缺陷,他们的恐惧和其中太多人的毁灭也是源于制度缺陷。 不过“汤司令”这样的炒家并非只是唯利是图的“嗜血杀手”,也可能恰恰因为他们的身家性命和人生价值全部系于这个市场,他们更关心这个市场的长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几乎是从反向推动这个市场健康发展。 当中科创业崩盘后,“汤司令”留下过一句话:“老吕倒了,一个时代结束了!” 亿安垮台后,再也没有传出汤凡介入A股的消息。朋友圈中有人听闻他在投资教育产业,也听闻他与一个昆明朋友合伙炒商品期货,还有消息说他有意从事一级半市场,但其间的起起伏伏再也找不回当年亿安科技的心惊肉跳。 令人痛惜的是,2009年一开春,就传来关于汤凡的噩耗。据说他突发脑溢血,死在自己的公寓,死时无人在身边,发现时已死了十几个小时,最后的时光同样寂寞。 那个时代,中国私募的骨干群体还保持着几百亿元的规模,它们以核心操盘手运作项目的形式存在,即一个有着业内较好信用度的操盘手发现了项目机会,就把这个项目制作成一个操作方案,然后寻找合作资金进行项目运作,在项目结束后基金分红解散。合作资金常常有股市大户的、房地产业的、民营企业的、国企商贸企业的,还有一些银行的资金掮客。 不过,随着之后监管部门对证券市场的大力整肃,这些曾在A股市场呼风唤雨的庄家纷纷崩塌,仍在私募圈混迹的操盘手们开始思索新的投资模式。 尽管此后陆续还有名单推出,如《股市英雄谱》等,该名单中的操盘手资料,在业内人士看来,真实性较高,一直被推崇为最经典;只是时代有些久远,有些则是斯人已逝,只有这份名单,记录了那个曾经辉煌的时代。
2007年,著名操盘手花荣创作的中国首部透视股票投资界的纪实体实战小说《操盘手》一书,像是为操盘手时代画了一个完整的句点。试问中国第一批操盘手,时至今日,多少人平安归来,多少人辉煌不再? |
相关阅读: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当前页:6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