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战略性”进入浙江股权交易市场
昨 此前本报曾独家报道,上证所拟受让上海国际集团持有的上海股权交易托管中心29%左右的股权,以此成为上海股权交易托管中心的第二大股东。另外,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上周五在一次公开讲话中表示,《关于规范证券公司参与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指导意见》已经开始征求意见。这一连串事件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证券系统正在加强对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支持。 另一方面,“新三板”扩容已经得到国务院批准,在新加入天津、武汉和上海三地的高新技术园区之后,“新三板”已经具备全国性场外市场的雏形。包括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等在内的多位证券监管官员在不同场合曾表示,区域性的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证监会支持地方的探索和努力,将在吸收各方意见基础上尽快落实细化全国性市场与区域性市场的对接机制。 在昨天举行的签字仪式上,上证所方面出席的包括理事长桂敏杰、总经理张育军和副总经理黄红元等高层人士。浙江方面还组织了一场“浙江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建设与中小企业投融资研讨会”。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国信证券和广发证券等国内一线券商主要负责人,以及多家证券公司场外市场业务负责人参加了研讨。 “规格相当高,业界大佬基本都到齐了。”一位与会的券商人士对本报记者说。 证券公司参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其主要是扮演推荐会员的角色,即协调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做好挂牌企业的尽职调查和挂牌说明书的制作,督促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介绍给投资者。尽管这一市场并不需要主板上市的保荐人牌照,但证券公司在投资银行业务方面的专业经验,使其最适合担任推荐工作。 证券系统如此大力度地支持地方性股权市场,与交易所清理整顿取得阶段性成果不无关系。今年2月份,证监会一度叫停证券公司参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原因正是清理整顿工作正在进行,相关的交易所尚未达标验收。 上证所同时入股上海和浙江两地的股权交易中心,体现了其在中小企业融资业务方面有所建树的决心。一直以来,上证所都是以“蓝筹市场”的形象示人,但近年来国内大盘股上市资源几近枯竭,反倒是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的小盘股IPO异常活跃。目前证监会在审的IPO项目,深交所的数量也远远超过上证所。凭借数量上的优势,深交所在融资额方面也取得了领先。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是国内最早的一批柜台市场,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成立。2010年,浙江方面为了地方上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重新启动了这项工作,进行未上市公司股份转让的试点。 当时,浙江省政府方面一位负责人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优势在于交易对象是投资人所在省的企业,对于投资人来说,可能很熟悉企业的资质,花1个小时就可以去参观,透明度更高。 浙江有超过1000家股份有限公司,且年新增近百家,而真正能上市的,不足200家,存在“二八”现象。上述负责人称,建立为80%的股份公司提供股份可流动的地方资本市场平台,是浙江经济发展到目前阶段的必然。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