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风险投资研究 > 买银行理财需警惕的五个陷阱

买银行理财需警惕的五个陷阱

2013年11月19日 08:02    来源:中国风险投资网    网站管理员04

 

       

      许多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是:低风险,低收益,但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总的来说,这种想法没什么大错,但银行理财产品并不是没有风险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很多银行被爆出其推出的理财产品是“零收益”、“负收益”就是最好的警钟。很多人认为银行很安全,所以争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却不知道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也是有很多陷阱的。有5件事是你必须知道的。

       隐藏的费用要当心

       与明面上的手续费相比,银行理财的“隐形费率”问题更为突出。多家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显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计算公式为“理财计划预期投资收益率-理财产品销售手续费、托管费等费用”。按照银率网数据,2013年以来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托管费率平均为0.05%,销售费率平均为0.26%。若银行只按这个标准收费,可谓“非常厚道”,但实际上,银行最大的收费恰恰被隐藏在这个“等”里面。

       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不相符

       随着社会的发展,银行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断提高。很多银行都竞相推出收益率“诱人”的理财产品,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达到其承诺的收益率,因为预期的收益率并不等于实际到期的收益。理财专家提醒,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不要光盯着收益率。实际上,许多产品由于存在着“猫腻”,投资者最终到手的收益,并没有宣传时说的那么多。

      超高收益不可信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不管是否能够读懂复杂的产品说明书,高收益率都是很大的诱惑。目前结构性产品多为保本、部分保本或非保本的浮动收益型产品,由于触发条件等的严格限制,超高收益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沦为银行营销的噱头。

        风险提示需注意

       虽然银行会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在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和合同上,会做一些风险提示,但是那些风险说明充斥着大量的专业术语。对于投资人而言并没有太大价值,普通人也看不懂。很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尽管会有很多说明书长达十几页,但是对于产品的本质风险揭示甚少,且大部分是营销性质的语言,而非客观的深度分析。

        募集期有玄机

        通常情况下,银行一般会声称,银行理财产品在资金募集期和清算期不享有收益,是按活期存款利息计算的。如果投资者买入时间较早,而该产品的募集期和清算期又比较长,那么实际收益率就会被拉低。如某商业银行推出的一款预期收益率高达6.5%的1个月期限理财产品,从9月20日开始销售,10月1日才结束募集,10月2日起算利息。那就是说,购买的这款产品的空档期是12天。这10多天的空档期,可不就“摊薄”了购买者的实际理财收益?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点我访问新系统
点我访问新系统
关于我们 会员服务 加盟代理 诚聘英才 常见问题 留言反馈 投资人服务  联系我们 广告价目表 旧版栏目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5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02753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