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基金业绩好坏评定方法:行业前25%算优秀
人们惊叹于私募股权基金所创造的超高投资收益,但对这种具有极高私密性的投资基金的运作模式却难以捉摸。那么在没有完整数据的情况下,如何评价PE基金的业绩,进而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本文从PE基金业绩体系来说明PE基金的收益特征。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15年6月30日,已完成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13918家,所管理私募基金16612只,管理规模达3.78万亿元。在扣除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后,PE基金管理人8066家,PE基金数量6972只,PE基金实缴规模17865.09亿。这一数据基本代表了中国PE基金行业的整体规模。 私募股权基金业绩是考察和评价基金的最重要指标。在全球范围内,各类私募股权基金业绩对标体系(又称Benchmark)是行业进行业绩比较的重要依据。国际著名的私募股权基金Benchmark体系包括Cambridge Associates, Preqin , BISON等。中国国内的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数据完善程度尚有所欠缺,且国内一直缺乏进行专业基金业绩整理和分析的机构,因此中国区域内的私募股权基金业绩对标体系一直处于空白状态。 由于私募股权基金的“私有”特征,各基金的业绩信息属于核心数据和机密信息,基金管理人一般仅向其投资人披露其基金管理业绩,外界难以获知真实和动态的基金业绩。市场化媒体和数据公司一般通过公开信息搜集整理部分数据,但皆为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诺承投资作为中国机构类投资人的另类资产配置顾问,在过去三年中代表社保基金、保险公司、地方引导基金、富裕家族通过尽职调查和投后管理等活动实际调研了数百只的基金业绩数据,并在持续更新当中。通过搜集、整理、分析PE基金的实际业绩数据,经过长期的准备,编制了具有初步统计意义的中国PE基金Benchmark体系。 参照国际标准,在任何一支Benchmark体系中,都不披露或体现某一特定PE基金的名称和业绩。而是以整体统计的形式,描绘出整体行业在不同投资年份上的业绩分布情况。一般认为,处于行业前25%的PE基金是表现优秀的PE基金。 诺承投资的Benchmark汇集了国内众多知名机构的基金业绩信息,在确保数据真实性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行业代表性。但同时,我们所观测和搜集的基金数据,仅是国内PE基金中的一小部分,不能完全代表两万亿的PE行业整体情况。 在基金业绩层面,以IRR作为基本标杆,我们可以看到自2004以来至2014年,行业的中位数基本高于25%的年化内部收益率,而优秀基金(前25%)的业绩水平要高于30%。这一业绩水平,要远远高于传统的投资手段,确实体现出了PE行业的高收益特征。 在风险层面,投资失败的可能性永远存在(IRR为负值),且表现优秀基金与表现差基金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对于投资人的风险即在于,选择不同的基金管理人,其最终的收益可能存在实质性的差异,选择错误的基金管理人,可能带来极大的投资损失。而一般认为,在行业中仅仅有20%的基金管理人是真正能给投资人带来收益的。而在中国当前鱼龙混杂的行业环境下,诺承投资认为,仅有前10%的基金管理人能为投资人带来长期和稳定的股权投资收益。因此,在中国选择PE基金管理人是一个更为突出和严肃的话题。 Benchmark体系对基金管理人(GP)、基金投资人(LP)、公众等具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对GP而言,本Benchmark可以作为一个基本对标体系,评价基金管理人的基金业绩和投资组合业绩进行整体性评价。具体方式为,依据初始投资年份,对具体基金或投资组合的业绩进行比较,根据四分位点的分布大体判断自身所处的行业位置。 对LP而言,本Benchmark可以作为对基金和GP评价的基本衡量标准。无论是已投资基金,还是潜在投资对象,本Benchmark都可以对基金和管理人的过往业绩进行一定程度的比较和评估,由此佐证投资决策。 对公众而言,本Benchmark可以让公众了解PE基金的风险和收益特征,在具有明确的收益和风险辨识能力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和投资手段。 对投资行业而言,本Benchmark可以提供基本的投资收益率基准,以便于投资人员更好地对行业趋势和收益预期进行分析和判断。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