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真正的发酵在什么时候
一)投资是寻找价值错配,而不是寻找第一名 上周,秒拍、小咖秀和一直播的母公司一下科技完成了新浪微博领投的五亿美元 E 轮融资,新浪微博的 CEO 王高飞(微博名“来去之间”)的评论很有意思,他说“5亿美金~~特么比俺们上市融的都多”。 这让我想起著名投资人 Fred Wilson 去年写的一篇博客,他说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边界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私有市场也能融到公开市场那么多的钱,而且也有各种流动性和散户加入进来。甚至,Fred 的合伙人认为,这两个市场本来就不应该有那么明确的边界,随着一家公司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公开透明,这家公司股份交易的流动性就应该随之变得越强。 那么,二级市场的投资理论和方式,能不能反过来越来越多地指导一级市场的股权投资呢?比如最著名的巴菲特的价值投资论,也就是标题中所讲的,投资是寻找价值错配,是要找到那些市场价格低于企业内在价值的投资标的,而不只是去寻找第一名。 有的时候,找到第一名反而更容易一些。比如用赌球来举例,人人都知道巴西会赢中国,那么买巴西赢反而是不可能赚到钱的。真正能赚钱的是找到赔率和标的错配的时候。 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近年来一级市场的火热的确让很多投资人扎堆的去投资市场上的第一名,让很多“独角兽”公司的估值虚高。比如印度版滴滴 “Ola” 这家公司,上周被爆出最新一轮的估值在 30 亿美金,而其去年 12 月的估值还是 50 亿美金。这也是印度第一家被 downround 的知名创业公司,这给整个印度创投市场都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再比如,Airbnb,Snapchat 和 Uber 都已经把上市提上了日程(Finally...)。Airbnb 发布了 Trips,要从短租平台转变为旅游平台;Snapchat 开始卖智能眼镜,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时尚+智能硬件公司;Uber 除了远期的无人驾驶,也在近期开始做配送服务。 对这几家公司来说,现在所做的事情一旦被初步验证,那么上市时候的估值就会好看很多,但如果不成功就很难说了。就好像 Linkedin 当初尝试广告业务失败,市值暴跌 40% 一般。 所以,寻找价值错配,要比判断第一名来的更靠谱些。多学习二级市场的知识,也应该也会对做一级市场投资有越来越大的帮助。 二)我在云启做投资的日子 很多人知道我是从云启出来的。我在的时候叫云启创投,后来我走了云启越做越好,就改了个更有钱的名字,叫云启资本。 最近张颖在混沌的分享很火,里面意外的用了蛮大的篇幅来讲了他和我前老板 Michael Mao 毛丞宇的一段趣事: 我以前去一些投资人大会,跟人家换名片,大佬在上面,理都不理我。第一个理我的人是毛丞宇,人非常好,他当时是 IDG 少壮派里很重要的一个人,但愿意跟我交流,有些案子也会想到我。到今天为止,我们仍然是好朋友。 他现在自己创业做云启创投,我跟同事们说:早期投资里没有合作,只有厮杀,不要合投。但是,一些细分行业,只要云启来,我们的额度毫不犹豫分给人家,就是因为毛丞宇跟我的关系。 在跟 Michael 的这段时间里,我也真的感觉到这个故事不是意外,而是一种必然。我加入云启后,有机会和 Michael 一起见了很多项目,还参加了好几场董事会,有几件事情是我印象特别深刻的: 1)提问题 Michael 是一个走到哪问到哪的人,而且提的问题都很有方向。我做投资其实算是从零学起的,从不知道该怎么判断项目,到能和项目聊一两个小时,都是靠观察学习 Michael 提问得来的。 如 Michael 所说,懂提问多积累,是锻炼商业逻辑最好的方式之一。当然,VC 做久了会有点职业病,后来很多人和我聊天都会感觉在被面试,这我得给大家道个歉。 2)对人的判断 Michael 总说,对人的判断要有感觉,而且还要能表达出来。我自认为前半句做的不错,后半句还要锻炼。 而且,见的人多了真的感觉会不一样,这是一个要刷量的事情。曾经有一次,Michael 要见一个创业者,是我做投资前认识的,我就跟 Michael 说这个人不错啊,我认识很久了。后来我和 Michael 一起见完,Michael 问我,这人好在哪了?我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那一刻我才惊觉,自己和之前真的不一样了,对人的判断能力和标准都提高了不少。 3)专业 我一直觉得自己欠缺的就是法律和财务等相关的知识,如果我日后创业遇到公司期权、架构、上市、或者什么 VIE 之类的问题,我一定首先想起来的是去问问 Michael,我觉得这是老一辈投资人比我们这辈更专业的一大表现。 再有,曾经有个项目的董事会上,Michael 和创始人在发展方向上有些小争执,我坐在那里旁观都不敢出声,结果开完会,Michael 马上就开始关心起创始人的生活状态,安慰他不用太焦虑等等,然后就相约一起吃饭聚餐去了。 做投资能做到这么公私分明,是我一直最钦佩 Michael 的一点。 哦对了,Michael 当时还拉着我到浦东体育场打了好几次篮球,结果不知道为啥,我总和 Michael 分在两队,还总对位防守 Michael,尴尬的很。再后来,我实在太懒了,就没再去。 但你们相信我,Michael 真的投的很准。 三)大萧条真正的发酵,会是在 2017 春节后吗? 这是知乎上的一个问答,回答者程步一是经济学的 PhD。在这个回答里,他解释清楚了大萧条产生的原因,比对了美国、日本两次大萧条的历史,总结了中国的现状,并给出了“真正的风险不在于大萧条,而在于实体经济的较长期低迷”的结论。 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作答(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跳转到该回答阅读完整版),以下是作者本人罗列的全文摘要: 1. 大萧条产生的原因在于债务通缩机制,也就是当实体经济中的债务比重过高的时候,经济冲击通过金融市场的内生机制而被放大,从而影响企业的融资条件和投资水平,导致经济剧烈下滑。 2. 当前中国已经具备债务通缩的条件,特别是非金融国企的债务比重过高,但出现大萧条的可能性却很低,因为中国特殊的经济和金融体制可以限制银行的信贷收缩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收缩之间的正反馈。 3. 但要将产能和杠杆降低到合适的水平,未来要么痛下决心调结构,实体经济出现一次快速的出清,之后重现新的复苏和增长;要么延续当前摇摆不定、互相矛盾的调控思路,实体经济经历一次缓慢的出清,问题拖而不决,最后出现比较长时间的低迷。目前来看,最大的现实风险是后者。 4. 中长期来看,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是未来新的增长动力。这方面的政策一直在推进,但新经济的体量和竞争力尚显不足,成为新的经济支柱需要时日。 四)一点数据 上图是美国历年来创业公司融资额的变化情况(相应的也反映了公司的估值变化),可以看到 2014 年每轮融资额的增长达到 60%,2015 年继续增加 30%,到 2016 年终于回归了 20%。 上图可以看出,从 2009 年开始,全美创投市场每年的融资轮次就在缓步上升,到 2015 年达到顶峰,全年发生了 2000 起融资。到了 2016 年终于也开始略有下降。 2016 年会不会是一个分水岭?2017 年市场会如何变化呢? 拭目以待。 五)魔术师约翰逊的经商之道 这段视频是我过去一年里看过的最喜欢的之一。 很多人知道魔术师约翰逊是一个超级厉害的篮球明星,他曾经带领湖人队获得过五次 NBA 总冠军,自己也拿到过三次总决赛 MVP。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退役后的约翰逊竟然也是一个成功的商人。甚至,据说他经商所赚的钱,已经超过了其从事 NBA 时的收益。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