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投资恐怖片的小投入和大回报
2017年09月14日 05:30
网站管理员007
[打印本稿]
在电影世界中,虽然恐怖片一直以来难登大雅之堂,但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却远远超出了其类型的局限性。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恐怖片,影像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的乏味单调。
恐怖片是典型的小成本大回报类影片,现代商业电影的特有属性决定了电影制作的经济目的,这一点成了恐怖片生命力长久的重要原因,在回报稳定的前提下,投资方怎么可能轻易放弃真金白银而一门心眼地去追求“虚无缥缈”的艺术和价值呢?艺术性和价值感———这个层面从来都不是恐怖片的主要追求,然而这也正是恐怖片讨人喜欢之处,它直接而诡异、神秘而粗暴,具有非常有效的娱乐性。
詹姆斯·温拍摄第一部《电锯惊魂》的成本不过区区120万美元,而北美票房达到了5500万美元,全球票房则轻松破亿;《鬼影实录》更是用1.5万美元的成本换取了亿万美元的全球票房,投资回报率高到吓人。而类似于这样在投资上以小博大的电影很多,近的有《女巫布莱尔》、《科洛弗档案》、《第九区》,远的有《驱魔人》、《灵异第六感》、《大白鲨》等等,都是质量上乘的佳作。
无法否定的是很多恐怖片不经意地成为了经典,无论是故事内容、拍摄手法还是市场价值,都能在恐怖片里找到闪光之处。例如,作为西方恐怖电影重要类型的僵尸片发展到今天,其矛盾模式已基本固定,故事内容大同小异,难有新的突破,但是热播的美剧《行尸走肉》却拍出了新意。在艰险重重的逃生之旅中不断被剖析的人性的弱点和复杂性成了这部美剧的最大看点,表面上此剧讲的是人和僵尸的斗争,实际上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
而《温暖的尸体》则出人意料地从一个意识复活的僵尸的情感入手,讲述了一个温暖的带有强烈文艺气息的爱情故事,充满了人文关怀。可见高质量的恐怖片并非单纯追求感官刺激,它们在很多情况下均是反映现实情感的诚意之作。《美国怪谭》和《招魂》、《潜伏》等影视作品不过是借妖魔鬼怪述说家庭危机。而以中日韩三国为代表的东方恐怖片往往都包含着善恶相报惩恶扬善的积极意义,教化功能十分明显,例如港产恐怖片《迷离夜》、《奇幻夜》,依稀让人看到了当年港产《阴阳路》系列电影的吊诡与不羁。韩国电影《杀人漫画》则在表现手法上糅合了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在基本主旨上或多或少都有劝诫世人的意义。
恐怖片其实是个大箩筐,什么都能往里装。除了吓人这一主体要素之外,喜剧、恶搞、动作、爱情、科幻甚至文艺等等,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很多低成本的恐怖片都会拼贴不同类型和风格的桥段。好莱坞的恶搞恐怖片《惊声尖笑》系列一直延续至今,泰国恐怖片也越来越多的出现了搞笑和惊恐相结合的类型,例如去年的《鬼妻的丈夫》。但凡你能想到的电影元素,恐怖片都照单全收,丝毫不觉得多余,这就是恐怖片的魅力和能量。它以小博大,兼容并蓄,变化莫测,神经质地延续着它的特立独行。少了恐怖片,真的不行。
因此,在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超过400亿时,国产恐怖惊悚片票房却从2012年的5.7亿降至去年2.02亿。一些小成本制作方批量生产的低水准恐怖片,已然让观众对恐怖惊悚类电影的信任值跌破0。从2011年《B区32号》以8万元成本博得1491万票房开始,小成本恐怖惊悚片就踏上了一条简单粗暴的生长之路,并在2012年达到了一个小高潮:国产惊悚片占据当年总票房的6.89%。但此后,无明星、无投资、无亮点的“三无鬼片”不断涌入,以《蝙蝠别墅》为代表的粗制滥造的影片质量一次次挑战观众底线。去年,中国电影市场创造了一个440亿的大蛋糕,国产惊悚片上映数量达到破纪录的31部,票房却只分得0.46%……由此可见,如今的恐怖片市场前景并不是很乐观,此时进入就意味着风险增加。但是观众对于恐怖片的喜爱是刚性需求,国外恐怖片受到题材和内容限制很难进入中国市场,这实际上就给了国产恐怖片一个很好的生存空间。现在之所以国产恐怖片的发展并不乐观,关键还在于影片本身的质量,投资方也好,导演也好,都没有想着真正做一部好的电影,认为只要吓一吓观众就好。但纵观获得成功的恐怖片,剧本都是经过反复打磨的。因此,恐怖片能否成功,关键还要看影片本身的内涵,只有高质量的恐怖片,才能创造“恐怖”的票房神话。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