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称:诚信档案数据库将在今年建好并投入使用
近日,资本市场“立体式”诚信监管制度案例荣膺“全国诚信建设制度创新十大最佳事例”。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证监会以全市场统一的诚信档案为支点,内部实现诚信信息联通、整合,外部开启信息共享、监管协作,并推出一系列诚信约束措施和办法,初步形成了“三维立体式”的资本市场诚信监管制度。据介绍,在2011年的主板、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并购重组委员会换届中,根据不良记录“一票否决”了10多名初选人员。 除上述案例外,还有四个来自证监会系统的案例被评为“全国诚信建设制度创新事例”,分别是证券期货公司诚信评价分类监管制度案例、全国期货行业诚信建设制度案例、诚信量化考核制度案例、上市公司承诺履行信息公示制度案例。 从开始建立资本市场第一个统一的“黑名单”,到诚信档案数据库的即将建成,期间已经过了五年的努力。五年中,诚信档案的覆盖范围在不断扩大,目前,案件非正式调查等稽查执法过程信息、监管关注信息、媒体反映的其他行政司法机关的执法信息等也被纳入其中。 据介绍,在以往的监管执法实践中,曾不得不手工翻查文件档案,或者函请其他单位证明、说明有关情况。为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决策准确性,证监会决心把建立诚信档案、整合诚信信息作为市场诚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2007年,证监会制定《关于建立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有关事宜的通知》,这预示着资本市场建立以来第一个统一的“黑名单”即将出炉。2008年,资本市场首个统一的诚信档案信息平台正式建成,全面记录了1998年证监会系统垂直管理以后市场主体的违法失信行为信息。2011年,证监会在主要记录行政监管执法和行业自律管理两类渠道的负面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5类信息内容:一是要求全面补充身份识别标识、基本情况等的主体基本信息;二是增加案件非正式调查、调查终结移送处罚等稽查执法过程信息;三是增加行政许可信息,包括对相关机构和个人不予许可或撤销许可的信息;四是增加日常监管中掌握的一定程度上反映有关机构和个人诚信状况的监管关注信息;五是增加部际共享渠道或媒体反映的其他行政、司法机关的执法信息、案件信息及其他负面信息。据了解,诚信档案数据库有望于今年建成并使用。 同时,证监会还大力推进部际信息共享制度建设。2010年底,证监会与人民银行就信用信息共享合作正式出台制度安排,证监会可以将其行政许可决定信息,行政处罚决定、市场禁入决定信息,以及行业自律组织做出的纪律处分决定信息共享纳入征信系统。同时,人民银行在证监会设立征信系统联网查询终端。2012年以来,证监会仅在稽查执法中就查询了138名涉嫌证券违法人员的信用报告。这一安排也为证监会逐步推进与其他部委的信用信息共享提供了制度样本。 证监会还探索建立专门的诚信监管约束制度,提高违法失信的成本和代价。据介绍,证监会把诚信档案中的不良记录与负有审核、咨询职责的委员、专家选任对接,要求委员、专家拟任人选不得有不良记录,期间发现有不良行为的,一律予以解聘、解任。在2011年的主板、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并购重组委员会换届中,根据不良记录“一票否决”了10多名初选人员。2011年12月,因原并购重组委员会委员吴建敏涉嫌借用他人账户违法违规交易股票被立案调查,证监会坚决将其予以解聘。此外,近年来证监会还把诚信档案中的不良记录与许可准入、日常监管、后续违法失信的处罚处理对接。
为了进一步强化对市场诚信监管、约束,证监会起草了《证券期货市场诚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并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悉,《办法》根据各方意见修改、完善后,有望于年内正式出台,这将是资本市场首部专门的诚信监管规章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