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广州商登易”,投资一元办公司
广东在2012年开始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试点的探索。目前珠三角地区已全面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有条件的部分粤东西北地区也同步启动此项改革。 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在全国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包括落实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改“先证后照”为“先照后证”等举措,从而让市场主体不断迸发新的活力。 今年1月1日,广州在全市全面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作,这意味着在广州区域内,1元开公司成为可能。 首创“广州商登易”,提供智能化服务。 广州市工商局局长张建华称,公众可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获取并储存所关注企业的信息;还可通过市工商局推出的“广州商登易”应用平台,享受其综合性、智能化服务,这在全国工商部门中属首创。 据悉,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行工商登记注册与经营项目审批相分离的登记制度,即将“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申请人申办设立登记手续时,如资金不到位,可“零首付”;实行住所登记与经营场所申报制度,允许“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取消营业执照年度检验制度,实行市场主体年度报告制度;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制度,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后,可继续经营,但其主体及法定代表人、投资人的信息,将被纳入不良信用监管体系;建立工商登记管理信息平台和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平台。 广州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达到了“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预期成效,催生市场主体作用明显,试点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达到了“坚持市场主导,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预期成效。比如,改革试点后,南沙新区新设立内资企业同比增长138%,天河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区新设立内资企业同比增长157%。到今年2月底,广州全市新设立的“零首付公司”有5935户。 据介绍,广州市在改革试点阶段,曾遇到信息交换出错率高、信息平台对接困难的问题。对此,广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历时数月,实现了工商部门与市区两级共308个许可审批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各部门制定了与改革相配套的后续监管办法;工商登记管理信息平台纳入了监察部门的实时效能监察系统。 据广州市工商局2月底的数据,全市新设立商事登记主体19660户,注册资本金为242.0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38.52%、92.89%。其中,内资企业8189户,出资金额212.20亿元,同比增长124.87%。 此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前置审批事项缩减,行政审批效率提升,达到了“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行政效能”的预期成效。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