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首列互联网金融监管原则
近日,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专门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监管列出专题予以阐述,并首次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的5大监管原则,强调需要坚持底线思维,加强规范管理,促进以创新为动力的这一新型金融服务业态在可持续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央行指出,互联网金融创新必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合理把握创新的界限和力度。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金融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和效率、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目的,不能脱离金融监管、脱离服务实体经济抽象地谈金融创新。
“互联网金融中的网络支付应始终坚持为电子商务发展服务和为社会提供小额、快捷、便民的小微支付服务的宗旨;P2P和众筹融资要坚持平台功能,不得变相搞资金池,不得以互联网金融名义进行非法吸收存款、非法集资、非法从事证券业务等非法金融活动。”报告中指出。
第二,央行认为,互联网金融创新应服从宏观调控和金融稳定的总体要求。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一切金融创新,均应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有利于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央行对流动性的调控,避免因某种金融业务创新导致金融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增加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除了上述两大原则外,央行还列出了三个原则:要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要处理好政府监管和自律管理的关系,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
央行还在报告中列出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五项积极意义:一是有助于发展普惠金融,弥补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二是有利于发挥民间资本作用,引导民间金融走向规范化;三是满足电子商务需求,扩大社会消费;四是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质量;五是有助于促进金融产品创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不过,央行同时指出,一些具有融资功能的非金融机构发展迅速,但内部管理和监管薄弱。“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大量涌现,人人贷等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一些机构由于内控体制不健全,外部监管不足或不受监管,容易出现非法集资、高利贷和诈骗风险,恶化正常的金融环境,引发群体性事件。”央行在报告中表示。
此外,央行还指出了货币基金的潜在风险。“货币市场基金与网络即时消费支付高度绑定,成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载体,但存在对投资者风险收益揭示不足和支付安全等潜在风险。”报告中表示道。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还特别指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不能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转化,进而降低银行体系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能力。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