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网首页 | 收 藏分站 | 融资服务 | 会员服务 | 投资人服务 | 加盟代理 | 投资人打假 | 联系我们
中国风险投资网 > 政策法规 > 央行改变理财生态链

央行改变理财生态链

2014年05月14日 09:33    来源:中国风险投资网    网站管理员08

  受“刚性兑付”影响,近年来许多银行理财产品,不论是保证收益的,还是浮动收益的,到期都一律还本支付收益,以至于社会资金纷纷涌入信托、银行理财、余额宝等理财渠道中,短短几年间,这些渠道募集的理财资金暴涨,多的已翻了好几番。

  今年1月,中诚信托的“诚至金开1号”信托到期,眼看无法“还本付息”,投资者惶恐血本无归之际,“第三力量”站出来兜底,总算没让这总额涉及30亿元的信托投资发生违约。从而在表面上维护了信托投资“刚性兑付”—不会亏本的神话。

  其实,信托投资,不能到期还本付息,在我国早有发生,也历经过几次对信托行业的整顿,只是近几年较少而已。

  不过,近期央行 、银监会等部门的表态,让理财,尤其是银行理财稳赚不赔的“刚性兑付”,开始“天上起乌云”了。

  近日,在“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央行副行长刘士余表示,要下决心整顿金融同业业务和理财业务,因为这些直接推高了社会融资成本。他举例,公众拿钱到一家银行购买8%的理财产品,这家银行加3个点,11%走通道,通道的特权机构再加3个点,进入实体的利率就达到14%左右。这类业务直接推高了社会融资成本,对实体经济生产率的提高毫无帮助。同时,很容易把公众带入追逐短期利益的道路上,是把国家经济体系带入赌博心态的金融行为。

  同时,刘士余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不太会有人拿钱去买股票,因为股市有风险。买这个通道的理财、同业是稳赚不赔的,因为大家都知道,特别是银行理财,一旦出了风险,各方面压力最终形成刚性兑付,但这个结果是非常糟糕的。”

为此,高先生预测,若“刚性兑付”神话真的被打破,那必定改变理财生态链,投资者买理财产品必须睁大眼睛,慎漾构,熟读条款,慎签理财合同,不能一味追求高收益,否则,就像炒股 、买基金一样,投资理财产品也会发生亏损的。亏损了,依然像今天一样,扭到银行闹,四处投诉;而银行可能理都懒得理你,只要银行没违背理财合同。

  在该论坛上,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更是直接表示,对金融投资不应有隐性担保、刚性兑付。

  重庆一股份制银行的资深理财师高先生称,这说明央行、银监会欲对理财产品纠偏,让其回归本质—“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理财发行机构只要按规定做到了信息披露、告知等义务,就不应兜底,刚性兑付,而投资者则要愿赌服输。

相关阅读:


分享到: 更多
近期活动
  • 往届回顾

中国-深圳 中国风险投资网--风险投资的门户网站 1999 - 2012 中国风险投资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06111684号

中国风险投资网法律顾问由广东创晖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

中国互联网学会 versign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网站备案 网上交易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