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5千亿常备借贷便利 不轻言降准降息
“央行可能认 为降准的宣誓效应太强,对市场刺激太大,所以考虑通过常备借贷便利小试牛刀。”郭田勇认为,近期央行偏好使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以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替代准备金等传统工具。 “不过,货币政策操作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透明度。”郭田勇指出,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尽管操作方式和传统工具不一样,但所想达到的效果预期是一样的,因此信息的透明度上也不应该有太大差别。 “央行扑朔迷离的5000亿元SLF“悬案”终于揭晓答案。日前,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证实,央行确实已向五大行投放5000亿元的常备借贷便利(SLF),但目前建行还没有补充流动性的需求。此外,央行上周四出乎市场预期将14天正回购利率降低20个基本点至3.5%。这是今年以来央行第二次降低14天正回购利率。有专家认为,央行这一系列举动释放出一个重要的政策信号,中国正在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增长放缓,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央行不会轻易动用降准降息这样激烈而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 建行证实5000亿元SLF 日前,有媒体曝出“央行向五大行投放5000亿元的常备借贷便利”,但当时无论是央行还是五大行都没有正面回应此事。前日,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王洪章率先证实此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若真有此举,性质类同基础货币的投放,近似降准0.5个百分点,意在鼓励商业银行放贷。 王洪章认为,央行向五大行发放5000亿元,是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一部分,建行将会继续关注和评估这5000亿元将对市场流动性带来的影响,加强自身资金配备的科学性。 常备借贷便利(SLF)由我国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是央行正常的流动性供给渠道,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SLF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SLF属央行的非常规操作,一般由金融机构根据自身流动性需求申请。操作内容不即时公开,每季度公布一次前季度每月的余额。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此举说明央行对于货币政策的操作力度加大,希望进一步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从8月份的经济数据来看,整个信贷需求偏弱,工业增加值等数据也不是很理想,物价形势使得各方面产生通货紧缩的担忧。央行适度调节流动性,希望以此助推经济。” 郭田勇同时认为,此次给五大行投放常备借贷便利不如投放给股份制、城商行等中小银行。“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比起大行更为紧张,存贷比、准备金的监管指标紧逼红线,中小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资金占比较高,从调整经济结构角度来看,央行的货币政策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14天正回购利率再次下调 无独有偶,上周四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在公开市场进行了100亿元14天正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从3.7%下调至3.5%,为年内第二次下调正回购利率。7月31日央行曾将14天正回购利率从3.8%降低至3.7%。由于上周公开市场共有330亿元正回购到期,以此计算上周净投放80亿元,前一周为净回笼50亿元。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面对8月经济数据大幅低于预期、实体融资意愿下降、货币供给内生收缩的情况,央行无法坐视不理。而此举目的应该是希望通过利率传导机制,释放融资成本降低的信号,以起到刺激、扩大融资需求的作用,减缓经济下行的压力。 “中国正在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表示,央行这一举动释放出一个重要的政策信号,中国正在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增长放缓。“我们认为市场应该高度重视这一举动,因为中国越来越依靠管理短期市场利率,以此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刘利刚称。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评论称,这是针对最近融资萎缩、经济数据下滑的反应,是利率市场化状态下利率锚下移,是一次“真正的降息”,有助于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继续回落,缓冲短期贷款和票据收益-成本倒挂造成的萎缩。但由于存贷款基准利率和贷存比对小微、三农和其他贷款融资影响巨大,未来仍需调整。 专家呼吁降准降息 对于未来的货币政策选择,很多业内人士都倾向于降准降息。刘利刚认为,近期央行这一系列的举措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经济的增长动力,但是,如果央行不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上述举措难以从根本上改变经济下行的趋势。 刘利刚强调指出,在经济下行和房地产疲弱的时候,商业银行对于放贷仍将保持审慎的态度。他预计,楼价下行的趋势将持续到明年。由于房地产投资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25%,也与实体经济的诸多行业以及银行业高度关联,因此中国可能在今年内将推出更多稳增长的政策,包括税收和房贷优惠,来缓解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目前,中国仅有6个城市仍维持楼市限购政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兰州),而2013年底时有46个城市实施限购。 “因此,我们认为,如果经济数据持续疲软,中国政府今年内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我们也不排除央行可能降低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本点,甚至降息的可能性。”事实上,像刘利刚这样认为有降息降准可能性的专家非常多。 比如,海通证券报告直呼:“与其量宽、不如降息!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央行的确不应干预银行的贷款利率决策,但可以降低回购利率,即通过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引导其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为改革转型提供有利环境。” 瑞银证券特约首席经济学家汪涛也认为今年年底可能会降息。鉴于有约70%的信贷仍围绕贷款基准利率定价,降息仍然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在降息之前或者作为降息的一部分,决策层还可能降低房贷利率以改善购房者的购买力、稳定房地产销售。 央行不会 轻言降准降息 有意思的是,尽管不少专家考虑到目前的经济形势,都支持央行降准降息,但大家心里也明白,央行这么做的可能性正在降低,而且也绝不会轻易这么做。 汪涛表示,考虑到未来房地产活动可能持续下滑、产能过剩问题累积、经济前景保持低迷,SLF操作对提振企业投资和支持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SLF操作意味着央行仍不希望推出长期的流动性宽松政策,以避免传递过强的政策信号,因此年内全面降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同时也意味着近期降息的概率较低。 “我们认为央行仍不愿意实施传统的货币宽松政策,而选择通过非常规方式实现宽松。非常规方式或可包括通过不同渠道提供流动性并维持低利率市场环境、定向量化政策以及社会融资总量构成转向以提升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央行决定采取SLF操作而非全面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很可能显示出央行并不希望此举被市场解读为明确的货币宽松信号。 “央行可能认为降准的宣誓效应太强,对市场刺激太大,所以考虑通过常备借贷便利小试牛刀。”郭田勇认为,近期央行偏好使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以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替代准备金等传统工具。 “不过,货币政策操作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透明度。”郭田勇指出,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尽管操作方式和传统工具不一样,但所想达到的效果预期是一样的,因此信息的透明度上也不应该有太大差别。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