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速放慢 就业也将保持稳定
IMF近期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期中国今明两年的增长分别为7.4%和7.1%。IMF表示,中国维持了高增长,但未来增长的小幅减缓将是一种健康的发展态势。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日前在国际金融协会(IIF)年会发言表示,中国面临一系列结构“不平衡”的挑战,但即使经济增长慢一些,也不需要大的刺激,就业情况也将保持稳定。 根据他牵头的研究团队最近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的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所创造的城镇就业岗位,就可以抵消GDP增长减速0.4个百分点导致的就业岗位数的下降。在过去几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年均上升幅度超过1个百分点,而且这个趋势应该可以持续。因此,即使经济增长速度稍稍慢一些,就业情况也应该会保持稳定。 马骏认为,解释这个现象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中国经济正由制造业主导逐步向服务业转型,而服务业的劳动密集程度明显高于制造业,服务业在经济中占比的提高意味着每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将创造比以前更多的就业岗位,经济吸纳就业的能力将增强。目前求人倍率明显高于1,也支持这个判断。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杜大伟说,今年前8个月中国已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1000万个,这是中国政府相当冷静对待经济增速放缓至7%附近的原因。他预计,受益于国内消费增长,中国经济增速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无独有偶,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首席代表席睿德(AlfredSchipke)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也对此做出了相似解读。“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劳动力市场表现较好,这是颇为有趣的一个现象。城镇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超过供给,其中,服务行业表现良好,能够吸收大量就业。就我们目前了解,经济增速的略微放缓不会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席睿德进一步解释称,IMF开展了一项家庭调查,即逐户询问就业人口数量。调查显示,中国不需要7%就可以保证劳动力就业稳定了,这对于调结构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可提供一定缓冲空间。 此外,尽管房地产市场已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下行风险,但马骏认为中国经济发生硬着陆的可能性非常小。 马骏在发言中还提到了中国面临的一系列结构“不平衡”的挑战,包括投资占经济的比例太高,污染性产业占比太高,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太高,城市居民出行比例中汽车占比太高,一些地产、国企、地方平台的杠杆率过高等等。 他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把握好宏观政策和推动一系列旨在“再平衡”的改革。在宏观层面,即使经济增长慢一些,也不需要大的刺激。在体制层面,需要继续推动价格、财税、金融等领域的改革,纠正过去导致结构扭曲的不合理的激励机制,让生产要素从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高杠杆的行业逐步退出,更多地进入到绿色产业和服务业。 此前,席睿德也曾表示,政府希望防止经济剧烈下滑,但也希望避免过去几年积累的不平衡进一步扩大,因此必须使用定向的刺激措施,以此来确保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得以两全,而非以拖累未来发展为代价一味追求增速。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