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宏观政策发力更加精准
进入新常态的经济形势本就错综复杂。此前公布的2014年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较1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同时,去年进出口数据没有完成年度预期目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已经连续34个月出现负增长,这都表明实体经济在调整中仍然面临较大压力。另外,各种潜在风险逐渐显性化,比如企业杠杆率过高、地方政府性债务进入偿债高峰、部分影子银行扩张过快等。 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宏观政策要把握好调控的力度,拿捏好调控的火候,掌握好调控的时机,的确知易行难。有研究者就指出,在“三期叠加”的大环境下,要主动适应新常态要求,货币政策既要根据经济基本面变化加强微调预调,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也要防止过度“放水”固化结构扭曲,推升杠杆水平。这就要求宏观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更加注重精准发力。 从这个角度看,央行在金融数据公布之际,连续发布两条通知,目的就在于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通过定向调控,精准发力,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薄弱环节与领域。此前坊间对于央行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口径早有较多预期,本次通知将各项存款与各项贷款口径同时调整,除了考虑逐步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保证统计口径的准确性外,提高货币政策时效性的目的更值得关注。而改进支农和支小再贷款发放条件,并增加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额度500亿元,目的在于发挥定向调控作用,支持金融机构扩大“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这两项政策都属于微调预调,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可以说,央行的上述政策向外界传递了一定的政策信号,即将继续实施定向调控、结构性调控,而不是全面“放水”。当然,除了强调宏观政策精准发力外,地方政府更要硬化预算约束。同时,在股市新一轮繁荣之际,大力发展股权融资,进一步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对于资本形成、降低杠杆率与负债率具有重要意义。 上周,伴随着金融数据的公布,央行发布了两条耐人寻味的通知。 一是在1月15日金融数据公布当天,央行下发《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口径的通知》,修订各项存款和各项贷款口径。二是在数据公布次日,央行网站公布,近期下发《关于完善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管理政策 支持扩大“三农”、小微企业信贷投放的通知》,改进支农和支小再贷款发放条件。 为何在金融数据亮相之际,央行几乎同步发布了上述两条通知?究竟有着怎样的政策指向? 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还得看最新的金融数据。央行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新增信贷达到9.78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6.46万亿元,尽管比上年少8598亿元,但规模也是历史次高。从总体上看,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适度,符合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过,去年12月份金融数据的一些变化,还是引起很多人的格外关注。 从贷款数据看,12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6973亿元,尽管低于不少市场人士的预期,但却是自2009年来同期的最高值,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当月中长期贷款增幅显著,相关计算显示,非金融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超过5000亿元,占到当月新增贷款的七成以上。从社会融资规模来看,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达到1.69万亿元,高于市场普遍预期,其中表外融资大幅增长,信托、委托、未贴现票据等合计新增近万亿元,占比接近六成。 去年12月份中长期贷款与表外融资的变化,的确出人意料。一方面,此前历年12月份中长期贷款占比一般都会明显下降,比如2013年12月份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比重仅有三成,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更是低至6%,似乎已成为一个季节性规律;另一方面,在过去一段时间,相关部门一直在致力于推动表外业务回归表内,委托贷款、信托、票据等融资渠道的规模明显收缩,这在2014年前11个月表现显著。但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的2014年12月份金融数据在这两方面同时出现不同以往的变化。究其原因,中长期贷款与表外融资的放量增长,可以说既有相关基建投资集中获批带来的融资需求,也有地方政府赶在存量债务上报大限来临前进行的突击融资,当然也可能与去年12月份股市繁荣造成部分资金借表外渠道进入股市有关。有研究机构认为,主因是在地方政府存量债务上报截止日前,银行等机构都在抢着搭上地方融资平台项目的“末班车”。 实际上,自去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非对称降息后,各方都在跟踪经济金融的运行情况,观察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其中最为直观的一个指标就是信贷数据的变化。央行降息,出发点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引导市场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下行,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突出问题,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去年12月份的金融数据当然是一个重要的短期观察窗口,但当月贷款与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性变化,却让各方始料未及,尽管这一变化可能带有时点的偶然性,不具有持续性,但还是对宏观调控的决策者提出了考验。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