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对风投不再冷眼旁观
春节临近,除了抢红包,最近还有个很热的话题:补贴。 继北京、广东、江苏、浙江等多地实施鼓励“双创”风险补偿办法后,近日,上海也公布了新规,拟对机构投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失败的实际损失给予最高60%、300万元的补偿。对于各地政府这类似给风险投资发红包的行为,坊间争议声颇多,焦点则在于是否滥用财权,会否出现大量“恶意骗补攻略”,会否出现扭曲风险偏好情况,会否破坏行业的正常发展规律等。 这些争议是否有必要另议,笔者想说的是,对于补贴政策现在几乎是一面倒的唱衰声,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中蕴含的正能量。 在国内,对某个行业进行政策补贴这并非第一次,广州就有一个相似的案例。多年前,广州珠江新城规划为广州CBD。那么好的位置,那么好的规划,应该很多企业闻风而动、寻踪而来了吧?其实不然,在很长时间里,珠江新城就像是广州中心区的一块巨大的伤疤,进驻企业少、断头路多、市场冷清。后来,广州市、天河区纷纷出台进驻企业补贴政策,入驻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的金融机构获得奖励和补贴。仅2008年,广州市政府用以奖励和补贴的资金就高达几千万元。到2008年底,落户珠江新城的金融机构也接近30家。在奖励和补贴期间有没有争论?当然也有。但结果我们都看到了,珠江新城现已成为广州的城市客厅、广州的名片。珠江新城已成为名副其实的CBD,和上海陆家嘴、深圳福田、北京金融街一道成为中国最出名的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现有广州租金最高的写字楼、公寓,售价最高的住宅,伤疤已逝,标杆崛起。 从当时到现在,近10年时间过去,政府对于恶意补贴等的防范措施肯定越来越完善,既然珠江新城能成功,从积极方面考虑,就不用过于担忧在风险投资上的补贴出现很大的偏差。更何况,最近几年,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对GDP的贡献率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稳步增长的消费抢了投资的风头,成为 “三驾马车”的领军者。投资制度需要进行深层次改革,以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 正是在此背景下,政府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个时候,最负面的能量不是可能会做错什么,而是什么都不做,错失最好的发展时机。 政府补贴风险投资也许不是最好的选择,譬如说,在保护知识产权、简政放权、对创业企业进行辅导和税费优惠等方面,政府其实大有可为。政府对风投不再冷眼旁观,能够鼓励创业方面,政府表个态,对一些企业进行帮助,总比冷眼旁观要好。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