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禁止P2P平台
近一年以来,越是大规模的平台,越想转型综合资产管理平台。随着P2P行业的发展,P2P平台的个体发展策略也是一变再变。 一方面是这些平台资金端的流量流量太大,有限的信贷资产存量市场根本无法满足旺盛的资产供应需求;另一方面是P2P行业害群之马层出不穷,行业整体声誉严重受损,既是出于保全自身品牌的考虑,一些大平台希望能够借助业务转型来淡化原有的P2P标签。于是,就有了人人贷、宜信、陆金所等大体量平台相继转型一站式理财的案例。事实上,从资产供应的角度来说,一站式理财于P2P平台的发展是具备促进意义的。通常P2P平台的产品呈现单一化特征,其对应人群也有所局限,导致P2P平台在增速发展之后很快便陷入了停滞,而引入其他类型的金融产品不仅能够丰富现有资产端,还能扩大已有的用户群体,因此大多数P2P平台都怀有一站式理财的梦想。如今新规禁止P2P平台做一站式理财,不仅将P2P平台做一站式理财的可能性降为零,同时也意味着已经转型布局综合资产业务的平台将面临一轮调整。如此一来,P2P行业的竞争格局又回归到最原始的信贷资产开发上,为了避开大环境的鏖战,P2P平台或可以发力深耕细分市场,政策不让做大而全,那便只好专注小而美了。 2015年,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曾经备受冷落的消费金融大放异彩,除了传统电商的布局之外,更是吸引了大量P2P平台的竞相折腰。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的消费信贷规模已经达到了13万亿元,到2014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15.36万亿元,占该年份GDP比重24%,预计到2017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将突破27万亿元。一般而言,消费金融是银行和电商的必争之地,但如今为什么连P2P行业也盯上了这个超过万亿规模的巨大市场?一方面是P2P行业建立核心竞争力、谋求转型、开发市场的需要,随着监管落地、洗牌逼近,P2P平台也需要强化自身的安全性和规范性,现阶段P2P所面向的资产市场十分混杂,优质资产更是几近枯竭,由此P2P平台亟需开发其他种类的资产项目;另一方面P2P行业内大风险事件层出不穷,导致P2P行业声誉持续遭受严重损害,因此一些P2P平台为了保护既有品牌,有意淡化P2P标签,以业务转型驱动品牌转型。在内外因子的共同作用下,消费金融作为还未被过度开发的蓝海自然而然就成了新的掘力点。近两年以来,消费金融领域在商业银行、电商、P2P三者的龙争虎斗之下,颇有看点。先是中国平安撂下狠话要做中国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又有电商巨头京东以白条系产品打开消费金融市场的新局面,而后以拍拍贷、人人贷为代表的老牌P2P平台也相继推出消费金融产品,与此同时专注校园分期消费信贷业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层出不穷,丝毫不惧在银行和电商眼皮底下分一杯羹。尤其是2015年11月中旬,由前P2P平台有利网刘雁南出走创办的、专注消费金融领域的美利金融宣布完成6500万美元A轮融资,更是给了众多有志深耕消费金融蓝海的互联网金融创业者以莫大的鼓舞。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给传统金融体系带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而在新金融业态的启示下,人们也开始关注过去被传统金融体系排除在外的群体,三农领域便是其中的典型。三农金融之所以在今天能够获得新的重视及扶持,一方面要归功于格莱珉模式对中国的影响渗透,格莱珉模式创立至今,已经给孟加拉国240万个农村家庭提供了超过38亿美元的贷款,帮助超过400万人脱贫。这种为底层贫困人群提供金融服务的模式在国内不仅受到了多位金融业人士的推崇,还受到了国家级领导人的肯定,越来越多的人希冀能通过格莱珉模式的启示来帮助国内农村地区脱贫,因此才有了电商、金融等企业相继在农村地区开展市场。另一方面,近年来中央政策对农村金融的扶持力度正在加大,也是引导社会重新关注农村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诱因。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保证农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涉农贷款比例不降低等等。整体而言,农村金融领域所受到的政策扶持及社会关注度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基于这种背景,互联网金融企业再涉足三农领域就是大势所趋了。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涉及三农领域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以O2O电商和P2P平台为代表,包括蚂蚁金服为农户提供的高效率、低成本贷款;支付宝钱包的“千县万村计划”、京东3F战略之一的农村金融战略;宜信旗下具备公益性质的宜农贷及商业扶持意味更浓重的农商贷;翼龙贷城市资金向农村地区输送的“惠农工程”;爱财狼聚焦农户、农资企业商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借款需求;贷帮网的城镇化小微金融布局等等。这些互联网金融企业虽然存在着诸多差异,但在涉农业务上极为相似,大都重点关注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农村金融服务的完善以及农村信贷的发展。而伴随着农村市场条件的成熟,三农领域的小微金融事业更有望迎来腾飞。首先,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对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例如土地确权政策一旦全面落实,今后农民的土地、房产就能够作为市场化的抵押物,从而缓解农村融资难现状。其次,中国农村人口超过9亿人次,巨大的人口红利使得农村金融市场拥有无限的机遇及空间。最后,2015年中国农村网民数量出现了大幅度的攀升,规模将近2亿人次,互联网概念及技术在农村地区的渗透,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市场布局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2014年,P2P车贷业务开始在国内市场大放异彩,迄今已经发展成为P2P行业中最为火热的细分领域之一。车贷之所以成长迅速,主要得益于其资金端和资产端的优势。从资金端来看,车贷产品也较受投资人欢迎。第一,车贷产品收益较稳定,普遍高于网贷行业平均值。以2015年12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为例,相关数据显示,12月平均收益率已经跌破了12%,预计未来还会呈现下行趋势,但车贷平台的年化收益率仍维持在15%。第二,车贷产品期限较短。数据显示,车贷平台中有将近80%的产品期限是在3个月以内,在收益持平的前提下,车贷产品的流动性明显强于其他固定收益类产品。尤其是P2P行业乱象丛生,投资人对行业缺乏信心,往往更偏好流动性佳的理财产品。另一方面,于平台对资产端的把控而言,车贷业务也表现出风险较小、变现灵活的特征。首先,车贷的抵押和质押两种风控模式基本涵盖了控人、控车,风控手段较全面,措施较到位。其次,车贷放款额度一般是车辆估值的60-70%,即一辆估值15万的车最多能贷到10万的额度。比起动辄百万的房产抵押项目,车贷显然更符合P2P的小额定位。第三,由于单个项目额度小,且人车可控,因此在极端风险情况下车贷业务的变现能力更强于其他抵押借款项目。出于上述优势,以车贷业务为主的P2P平台往往起步比较快,在保证交易额增长的同时还能兼顾风险的可控性,因此车贷市场当之无愧成为近两年P2P行业的蓝海,2015年国内以车贷业务为主的专门P2P平台已经突破300家,经过将近两年的开发,车贷业务的市场空间是否就所剩无几了呢?据统计,截至201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就已经突破1.6亿辆,其中83%是个人名义注册的私家车,私家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还高于汽车行业的平均水平。一般来说,车贷业务的发展主要依托于各地区的汽车市场,而私家汽车的保有量越大,车贷市场的发展空间就越大,因此车贷市场仍有望成为下一个蓝海,留给后入者的想象空间更是堪称巨大。 P2P行业的竞争格局又回归到最原始的信贷资产开发上,为了避开大环境的鏖战,P2P平台或可以发力深耕细分市场,政策不让做大而全,那便只好专注小而美了。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