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委外规模迅增,“价格战”不可避免
2016年以来,银行委外规模迅速增长,市场“价格战”不可避免。尤其是城商行和农商行的资金成本较高,加之理财规模较小,大类资产配置有限,对委外投资收益的要求更“无法妥协”。在“排雷”措施中,除了对行业实现负面清单管理,有些机构看重主承销商对债券发行人的支持力度,有的看重发行人的大股东情况。机构投资者从过去只看评级报告,到现在不得不探索建立机构内部筛券标准。 需要关注的是,尽管债券市场收益波动下行,但委外机构之间的价格竞争仍十分激烈,尤其是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由于资金成本较高,理财规模较小,在大类资产配置有限的情况下,对收益率往往难以妥协。 “我们现在主要是做排查,根据自己的研究和风控要求,筛选出压缩行业,不过我们本来负面清单也比较多,所以目前也就是抛了一两只券。”某华南股份行资管人士说,“最大的调整是在增量上,通知我们的委外管理人,不能再新配置信用债了,只买利率债,调整持仓结构。” 债券“刚兑”逐渐被打破,过去只看评级报告的选券模式成为过去式。在具体操作上,机构如何“排雷”,各家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 一名大型券商固收部负责人的看法颇具代表性。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最近发生的一系列债券违约事件,已经超出了传统信用风险范畴,仅分析行业和公司已经失效。“暂时处于一分钱都不买的状态,手上没有太麻烦的券,现在的价格水平,也不会抛券。” 还有机构寄希望于主承销商以各种方式帮助实现“刚兑”。也有券商资管固收部人士指出,类似银行和债券发行人之间的多元业务联系,本身也可能是危险信号。比如,如果是债券发行人本来就是通过发行债券偿还银行贷款,对债券偿付未必不是压力。 另外,发行人是否涉入诉讼案件,也是目前机构内部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随着债券违约事件的不断暴露,也有机构介入了“垃圾债”投资。 大银行带头下调业绩基准。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债券收益走低,再加上风险事件频发,市场信心遭到冲击,债券委外的业绩基准一路下调。所谓业绩基准,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最低目标收益,在此收益之上,一般投顾会和委托人进行超额收益分成。去年11月债券委外市场业绩基准普遍在5.5%左右,到4月中上旬已降到5%以下,多在4.5%左右。 “最近纯债投资收益在4%-4.5%,而我们的理财成本还卡在4.9%-5%。纯债已经倒挂很严重,我们现在必须做多策略,固收+权益一起。”某东北城商行资管人士表示。而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对业绩基准的要求,被置于更全面的体系内考量。 前述华南股份行资管人士表示,基于上述不新配置信用债的调整,最近正在和管理人进行重新询价,对业绩基准进一步下调。“之前做信用债,业绩基准普遍定在4.8%-5%,剔除信用债后,现在大概在3.5%,不超过4%,安全性第一。”该华南股份行资管人士说。 市场神经紧绷,监管方面也相当谨慎。有东北地区银行资管人士透露,东北特钢违约事件后,目前多地银监局担心法人机构踩雷,都在摸底排查银行是否持有风险债券。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某华东地区银监局已在2016年开年工作部署中,重点提醒银行关注债券违约风险。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