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月份至6月份,我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5879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8%,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1.5%,比去年同期降低3.6个百分点。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民间投资是中国整体投资的主体部门,占全社会投资总规模长期保持在60%以上,但今年6月末比去年同期降低3.6个百分点,创下近年来的新低。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占全社会就业岗位总数的86%,纳税比重也在68%以上,这些数据都表明,民间投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和主体地位。
近日,李克强总理在其主持召开的各省(区、市)政府负责人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工作会议上表示,必须认识到民间投资总量大,对消费和就业都有很强的带动作用。这不仅关系到“稳增长”,更影响着“调结构”;不仅影响当前,还会影响未来几年的发展。
那么,从目前情况来看,民间资本在哪些行业或领域的进入比较困难呢?
黄志龙认为主要有三个领域,首先是服务业。实际上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大部分举措都是降低民间资本投资进入医疗、教育、金融等服务行业的门槛。然而,这些政策落实始终面临“玻璃门”障碍,使得民间资本投向服务业的资金增速大幅下降,服务业投资甚至成为民间投资增速低迷的主要拖累因素。从民间投资中的产业结构来看,今年上半年,民间资本服务业的投资增速仅为1.6%,这在全社会服务业投资大幅增长11.7%的情况下十分不正常,也低于民间投资的整体增速2.8%,在各项数据中都是处于最低水平。
其次是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进入比较困难,这两个领域受到公共财政资金和国有企业明显的挤出效应。尽管近年来相关部门在基础设施领域一直在推公私合营(PPP),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主要问题可能还是民营企业仍然处于弱势地位,是被动的合作方,而民营企业的盈利前景得不到保障。
最后是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民间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主要原因是因为国有资本拿出来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业务盈利前景较差,发展前景也不看好,即便是已经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民间资本也处于弱势地位,话语权无法得到保障。
|